對于這群人,西蒙一直是心懷敬畏之情的。
誰也說不準,這群老人會不會在他的那篇論文中得到靈感,趕在自己之前完成BAB猜想的證明。
一旦如此,那就徹底悲劇了。
西蒙不敢賭,賭贏收益很小,他現在并不差那點名氣,但一旦賭輸,菲爾茲獎就徹底無望。
西蒙可不希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至于有人會趕在自己之前,將證明弱BAB猜想的成果發表。
西蒙根本沒想過這種可能。
弱BAB猜想存在那不是一年兩年,而是整整二十多年了。
可是這么長時間過去,弱BAB猜想也沒見被人證明。
再有差不多兩個月時間,完全版的BAB猜想就可以被自己證明了。
到時候,直接把弱BAB猜想和BAB猜想的證明過程一塊發表出來,搞一個大的!
反正二十多年都過去了,也不差這最后兩個月吧。
不得不說,西蒙的邏輯是沒錯的。
但恐怕他沒想到,在遙遠的東方,還有一位不弱于他的數學家,同樣在進行BAB猜想的攻克工作。
而且進度還要快于他。
…………
時間來到六月底。
課題組的研究工作,還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經過那次苦思冥想后,顧律找到了法諾簇由三維推廣到高維的辦法后,之后的工作只能用順利二字來形容。
經過這三個月的鍛煉,畢齊三人的成長是迅速的。
尤其是畢齊和馬正軒兩人。
數學專項能力的提升,足以用肉眼可見來形容。
本科數學專業的所有課程,畢齊和馬正軒可以駕輕就熟的駕馭。
比之一般的大四畢業生,已經差不了多少。
而由于研究課題BAB猜想是幾何領域的內容,這三個多月的時間,兩人幾何方向的專業書籍看了不少。
用王根基的話說,就是兩人要說自己是幾何方向的研究生,恐怕根本沒人會懷疑。
其實,對于畢齊和馬正軒這堪稱神速的進步,王根基同學是瞠目結舌的。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么強的了嗎?
王根基有一種被時代拋棄的感覺。
王根基可還清楚的記得,當初顧律分配給三人各自第一項任務的時候,畢齊和馬正軒那笨拙和無助的樣子。
那是一種從頭到腳的不自然。
第一項任務,畢齊是做了五天才交工,馬正軒還要更慢一天。
但現在……
要是讓畢齊和馬正軒重新把第一項任務做一遍,王根基可以保證,兩人絕對一天時間都用不了就可以搞定。
見到兩位小學弟如此神速的進步,王根基不知道該哭該笑。
想當初,自己在剛加入課題組的時候,只是將其認作一個草臺班子,一點都不靠譜。
可三個月下來,顧律和畢齊馬正軒這師徒三人的表現,一次次刷新了王根基的認知。
畢齊和馬正軒就不用說了,完全是兩個小妖孽,一個天賦強的過分,一個勤奮的讓王根基都汗顏。
而作為課題組組長的顧律,更是讓王根基重新認識了這位顧老師一遍。
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進行,王根基意識到,或許這位和他同齡的顧老師,真的有希望,將BAB猜想證明出來!
24歲,證明BAB猜想。
王根基不知道是他瘋了,還是這個世界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