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接有一位數學家站起來問道,“程諾先生,這是你新推導出的一個定理嗎?”
這個問題,也是眾人想問的。
出乎眾人意料的,顧律輕輕搖搖頭,“不,并不是。”
“因為我現在還沒有想出證明它的方法。不過我利用研究所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過,發現在這個公式在248000內皆成立。”
“因為這個公式解釋的是復環之間的關系,我暫時將其命名為——復環猜想!”顧律笑著解釋。
原來還沒有證出來啊!
臺下不少數學家齊齊松口氣。
尤其是卡爾等人,一顆被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大半。
要是顧律真的把這個所謂的復環猜想給證出來,那即便是他們,亦不能不承認,在實力上,顧律是遠遠超出他們的。
到那時候,顧律恐怕就不會在被列入代數幾何界的天才名單。
而是上升一個檔次,和康斯坦丁等人并列。
幸好,顧律還沒有妖孽變態到那種程度。
但,這并不說明顧律的這個復環猜想不重要。
只是相較于復環定理來說,復環猜想還勉強讓人可以接受。
也就是說,顧律提出復環猜想這件事,勉強還在眾人的認知范圍之內。
要顧律直接掏出復環定理,那眾人恐怕要把顧律拔高到神的層次了。
但無論是復環猜想還是復環定理,無法否認的一點是,顧律這次給了眾人相當大的震撼。
要知道,現在距離顧律公開發表那篇BAB猜想證明的論文才過去多久?
三個月不到!
而三個月不到的時間,顧律就提出這樣一個在數學意義上,絲毫不弱于BAB猜想的重大猜想!
這超高的效率,讓眾人震驚的難以附加。
當然,這時的眾人并不知道,這個復環猜想,只不過是顧律偶然靈光一閃,用了兩天多的時間鼓搗出的一個小東西而已。
接著,又有一位數學家站起來問顧律。
這位數學家看起來有些年輕,看起來三十歲不到的樣子。
這位年輕人的語氣有些激動,“顧律先生,既然復環猜想還未被您證明,那我是否可以嘗試一下,加入復環猜想的證明工作?”
“當然可以。”顧律聳聳肩,“我既然在今天提出這個復環猜想,那自然是希望讓各位參與進來,集思廣益,盡快將其證明!”
“那顧先生,我可以加入你的團隊嗎?”說話的還是那位年輕數學家。
顧律攤攤手,“抱歉,我下階段沒有把工作重心放在復環猜想上的想法。”
嗯?!
眾人齊齊疑惑。
按照道理說,顧律是這個復環猜想的提出者,不應該是對這個猜想更上心的人嗎?
可聽這意思,難道說,顧律是想把這個復環猜想丟給他們,而他轉頭去搞別的。
這……
簡直就是腳踩兩只船嗎!
這個渣男!
不少數學家心里暗暗誹謗。
不知道顧律要是知道了此時眾人內心的想法,究竟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