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次系統頒發給顧律的任務,便是要求顧律在四年的時間內,將燕大的數學系提高到和這五所頂尖高校并列的程度!
四年,僅僅只有四年時間啊!
要說四十年,顧律還是有把握的,可只有四年時間,這無疑是給顧律出了一個大難題!
世界大學數學專業的TOP50,每一個皆是站在頂端的存在。
然而,對于這群站在頂端的高校來說,在排名上想要提高上一兩名卻是千難萬難。
道理是很明顯的。
就相當于在兩場考試中,從第1125名提到高第1124名,肯定要比從第25名提高到第24名更簡單一樣。
因為越是站在頂端,每一名次之前的差距就越是大。
但任務的要求,可不是簡單的使燕大數學系排名提高上一兩位。
而是整整的十六位!
從第二十一名,到前五名!
…………
燕大數學系在千禧年初的時候,大概排在三十名左右的位置。
而足足用了將近二十年時間,燕大數學系排名才穩定在二十名左右的排名。
現在,顧律只有四年的時間。
并且,從第三十名到二十名,和二十名到前五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望著系統給出的這個主線任務,顧律隱隱有些腦殼痛。
棘手,真的是相當棘手啊!
顧律拉過一把椅子坐下,一邊揉著眉心思考對策,一邊望著外面的夜景。
顧律理智的一點點分析著,思考成功完成任務的對策。
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的評判標準,主要考量兩個方面。
一個是教學水平,另一個是科研實力。
兩者各占40%比例左右的樣子。
教學水平這一點自然不用多說,主要是根據學生們的專業能力進行評定。
比如說普林斯頓培養出了顧律這樣一位優秀的學生,那在這一項上,自然是要加分不少的。
而另一點,科研實力。
同樣很好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一所高校的科研綜合水平,包括發表的論文,得出的成果,獎項得主的數量之類的。
舉個最簡單的栗子。
數學界最頂尖的獎項,是菲爾茲獎!
而一位菲爾茲獎得主,大概可以將一所高校的排名提升上一兩名左右!
當然,這個是針對TOP10之外的高校而言。
對于數學系TOP10的話,起碼兩位菲獎得主才可以勉強可以提升一名。
這樣的話,就可以很直觀的衡量顧律這次主線任務的難度。
要想燕大數學系排名懟進前五,需要至少招攬到二十一位菲獎得主!
但目前還存活于世的菲獎得主,僅有三十位左右。
這……
顧律再次無語了一下。
招攬二十一位菲獎得主肯定是不現實的,但菲獎得主招攬不到,其余獎項的得主還是多多益善的。
只不過,招攬的辦法多半行不通。
燕大數院雖然有錢,但還沒有有錢到,可以通過挖墻腳的方式,使用鈔能力懟進前五的程度。
“一定要迂回一下啊!”顧律摸著下巴在琢磨著。
招攬的辦法行不通,但要是有數學家主動愿意過來燕大這邊,或者在燕大這邊掛個名,那豈不是美滋滋的一件事。
不過,讓數學家們主動過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顧律的腦海里在默默計劃著……
計劃著一個可以白嫖一大批數學家的方案。
另外,除了科研實力這方面顧律可以通過拉攏一大批數學家解決外,教學水平同樣還是要兼顧。
“回去之后,要履行一下博士生導師的義務了啊!”顧律喃喃自語了一句。
在獲得正教授職稱的同時,顧律還獲得了博導的資格。
所以說,顧律現在已經是燕大數院,一位具有教導博士生資格的導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