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顧律就拉著西蒙天天熬夜。
“顧律,我們這樣,會不會突然猝死啊!”西蒙一臉擔憂。
“沒關系,我們有這個!”顧律舉起一瓶飲料。
“腎寶!”西蒙驚呼一聲。
“沒錯!”顧律微微一笑,“腎寶在手,天下我有。一天一瓶腎寶,猝死遠離我!”
顧律在給西蒙喝的每瓶腎寶里,都添加了系統商城中兌換的疲勞藥劑。
這是顧律敢拉著西蒙天天熬夜的原因所在。
…………
一月底的時候。
還有另外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發生。
那就是華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向外界公布了嫦娥四號探月項目團隊人員名單。
這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因為在名單下方特意注明了,這支團隊人員的平均年紀只有三十四歲。
這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年齡!
網上眾人,一邊感慨華國航天局大膽采用年輕科員人員的魄力,一邊贊嘆名單中這群年輕的科學家們,可以頂住壓力,完成這一艱難的探月工作!
不少人科研界的內部人士更是感到欣喜。
他們可以從這份名單中看到更多的東西。
這一支年輕團隊的出現,意味著在華國的航天領域,不至于像現在的數學界或者物理學界一樣,會面對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
即便那群老一輩人逐漸退居二線,仍有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在他們手中拿過接力棒,帶領著華國的航天界繼續向前。
這就是所謂的……傳承!
這份名單公布后,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眾人紛紛表示對華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抱有強大的期待。
雖然他們或許清楚,在他們的有生之年,難說可以見到華國趕超米國,成為世界航天領域龍頭老大的場景。
但,多多少少的期許一下,有沒多大關系,反正又不會懷孕。
在這份華國航天局公布的名單中,顧律的名字赫然在列。
并且排的位置還很前。
名單中,技術顧問那一欄排在首位的,就是顧律的名字!
國內數學界,注意到這份名單的人并不在少數。
可是……
沒有人把名單中的顧律,和他們所知道的那位被譽為國內數學界青年一代第一人的顧律聯系起來。
一個是數學,一個是航天。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雖然顧律之前已經跨界去了物理,但起碼物理算是在數學基礎上的一個延伸學科,兩者之間算是密不可分的存在。
顧律去研究物理,眾人雖然當時無法接受,但經過這么長的時間,算是勉強默認了這個事實。
但航天呢?
不至于說和數學八竿子打不著吧,但也不能說一位數學家可以在航天領域混的風聲水起。
并且還是在探月工程這樣國家級的項目上。
眾人清楚,顧律這段時間是在和康斯坦丁打擂臺,待在燕大和西蒙一塊攻克狹義霍奇猜想。
根本不可能還可以抽時間去國家航天局幫個忙。
所以說……
自從一開始,眾人就沒把名單上的這個顧律,當做是他們知道的那個顧律。
“應該只是重名吧!”
不少人都是這樣想的。
并且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釋。
正因為眾人這樣偏差的理解,一場可以匯聚而成的巨大風暴,就這樣小小的在國內科研界刮了一陣風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