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菲爾茲獎創立至今,在華國,并沒有任何一位華籍華裔的數學家獲得過該獎項!
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這也使得華國數學界近幾年雖然在國際上的地位有所提高,但當國內的一些數學家遇到一些數學強國的數學家時,依舊無法驕傲的挺直腰桿。
菲爾茲獎,這成了多少位數學家的一個心結。
千禧年后,不知有多少華國數學家向菲爾茲獎發起過沖擊,但無一,全部以失敗告終。
甚至絕大部分人連獎杯的邊緣都沒有摸到。
而現在的顧律,無疑是現在華國數學家最有希望獲得菲爾茲獎的數學家,沒有之一!
加上證明狹義霍奇猜想這項成果的話,顧律在研究成果這一項,早就超過往屆大部分的菲獎得主。
比如說去年獲得菲爾茲獎的康斯坦丁。
顧律現在的所有數學成果加在一塊,已經稍微超過康斯坦丁一些。
可以說,顧律現在唯一的缺點就在于年齡。
顧律實在是太過于年輕了。
剛過完年,今年的顧律才僅有二十五歲。
包松全擔心的是國際數學聯盟那邊會因為顧律年紀太小的原因,把顧律獲得菲爾茲獎的時間推遲到下下屆,或者說是下下下屆,從而把名額讓出來給那些年紀逼近獲獎要求年限的數學家。
這在歷史上不是沒有出現過,比如說當初的康斯坦丁就是被這樣對待的。
反正按照顧律的年紀,還可以參加三四屆菲爾茲獎的評選。
包松全擔心的就在這個地方。
不過,整體上來說,包松全還是喜悅多過于擔憂的。
畢竟,顧律獲得菲爾茲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一件事。
區別,無非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反正華國數學界這么長時間都等了,那就無所謂再多等幾年。
“顧律,有沒有想法,開一場關于狹義霍奇猜想的專題報告?”包松全手中轉著筆,笑吟吟的望向顧律。
顧律愣了一下,“專題報告?”
“沒錯!”包松全點點頭,“我這邊的想法是,讓你在我們學校開辦一場有關狹義霍奇猜想的專題報告,到時候,我們邀請全世界的數學家過來參加。”
“籌備這樣一個報告會,應該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吧。”顧律眉頭輕輕皺了一下。
顧律是有參加過這種形式報告會的經歷的。
那是在米國的普林斯頓大學,顧律記得當時上臺報告的是一位沃夫獎得主。
當時那位老教授在臺上風光無限的樣子可是讓顧律羨慕了好久。
而現在顧律也有舉辦這種學術報告會的機會。
不過,據顧律所知,這種報告會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在少數。
因為報告會邀請的對象不僅僅是在國內,而是面向全世界的知名數學家。
再加上狹義霍奇猜想這個話題本身的吸引性。
顧律估計到時到場的國外數學家不會在少數。
這對燕大的人員接待工作,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不過,在包松全面前,這些都不是問題,“這方面的事情你不用擔心,全部交給我來辦就行。”
“你所需要負責的工作,就是認認真真的準備報告的內容,讓那群國外來的數學家意識到我們華國數學界同樣不缺天才!”
顧律點點頭,開口問道,“師兄,那報告會的時間定在什么時候?”
包松全手指敲敲桌面,沉吟幾秒,“就定在四月十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