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只能是推測求其次的選擇這個方案實施。
“九比三。”安瑜輕聲開口,“既然大部分都同意這個方案,那我們接下來的研究工作就按照這個方案來進行,利用多次的實驗收集有效數據,尋找‘平衡點’。”
“一次實驗差不多需要五六個人來完成,所以后面的工作和今天的安排一樣,我們十二個人分成兩組,由我和顧律各帶一組。”
“實驗室的器材足夠,完全可以支撐兩組實驗的同時進行,至于分組,還是按照今天的來,各位沒有什么意見吧?”
眾人齊齊搖搖頭。
安瑜扭頭望向顧律,意思是顧律還有沒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地方。
顧律抬頭,一一掃過眾人的臉龐,“我之前估算了一下,利用這個方案,想要找到那個‘平衡點’,至少需要二百五十次實驗,一百二十五天的時間,這是在一天都不休息的情況下。”
“所以,各位,提前做好加班的準備吧!”
…………
5月1日,勞動節。
在廣大民眾還在過節放假的時候,顧律的課題組這邊已經投入到忙碌的工作當中去。
實驗室內,顧律等人趴在實驗臺前,通過儀器檢測著石墨烯材料內部的各種數據。
“顧教授,這是我們第一次實驗的數據,你看一下。”課題組的一位研究員將一份文件遞到顧律手中。
顧律翻了一翻,接著眉頭皺起,“實驗失敗了?”
那位研究員苦笑一下,“失敗了,并且還失敗的很徹底,和郭院士團隊之前幾次的實驗結果一樣,不僅石墨烯本身導電性消失,可容納的量子比特數目還并沒有增加。”
嘶——!
顧律感覺到了一陣牙疼。
這個實驗結果,很糟糕啊!
實驗失敗的這么徹底,那實驗數據肯定不能當做計算平衡點的有效數據來處理,只能當做作廢數據來處理。
可以說。
他們六個人一整天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
同樣浪費掉的,還有那些價值不菲的材料。
這相當難受啊!
顧律揉了揉眉心,開口問道,“安主任那邊的情況怎么樣?”
安瑜那邊差不多是和顧律這邊同時開工的。
現在自己這邊實驗數據已經得出來了,那安瑜那邊的實驗結果應該同樣出爐了。
提及這個問題,那位研究員臉上的苦澀之意更甚,“和我們這邊的情況差不多,甚至我們這邊的數據還要比他們那邊更好看一點。”
顧律:“……”
這可完全不是什么值得高興的事情。
兩次實驗,兩次全部失敗的徹徹底底。
那就相當于這一整天時間啥都沒干。
一直把時間視作生命的顧律心疼不已,但卻無可奈何。
選擇這個方案的結果就是這樣。
雖然說按照概率,大概五次實驗才可以得到一次有效數據。
但要是運氣太背的話,可能十次二十次實驗都得不到一次可用的實驗數據。
顧律不是蘇汐,不會把賭注壓在運氣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上。
所以,在聽到這個結果的顧律,在腦海里已經思索起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