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內,顧律把任務一一分配下去。
摻雜多層石墨烯互連結構的實現,這是其中最困難的部分,所有除了自己之外,顧律還讓課題組的另外一人輔助自己。
柯波,今年三十歲,年紀雖然不大,但已經是獲得了正研究員的職稱,屬于偏天賦型的研究人員之一。
并且,柯波在材料物理這一塊有著很深的造詣,這一點在上一個實驗項目中顧律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顧律選擇讓柯波和自己一塊,負責摻雜多層石墨烯互連結構的實現工作。
任務分配結束后,顧律小組的六人各自去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開始工作。
第二階段的研究工作,就這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
與此同時,整個半導體量子芯片項目組的一百多號人,也通過各種渠道得知了顧律和安瑜這邊已經做出成果的消息。
項目組的眾人瞬間羨慕了。
尤其是那些課題組的成員,羨慕的簡直不要不要的。
看看人家。
天天日子過的無比悠閑,不僅需要加班,并且還這么快就出來了成果。
而他們呢?
不僅天天的在實驗室里苦逼的熬夜加班,但即便是這樣瘋狂的加班了,什么時候出實驗成果還是一個未知數。
只是簡單的對比一下,眾人就瞬間自閉了。
這差別實在是太明顯了。
這種感覺就相當于是,你玩命刷題復習考試只考了八十分,而坐在你旁邊的同學只是在考試前隨便翻書看了看就拿了一個滿分回來。
眼前飯盒里的雞腿突然就不香了。
對于顧律和安瑜手下第三課題組的十人,眾人表示實名制的羨慕。
而那些課題組的組長們,在聽聞到這個消息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像是艾亮表現的那般,整個人明顯是被刺激到了。
顧律和安瑜那邊早在所有人之前,第一個率先做出實驗成果,這是眾人沒有想到的。
顧律和安瑜負責的課題難度并不低。
眾人原本認為,顧律和安瑜那個課題小組雖然不至于是最后一個出成果的課題小組,但絕不可能是第一個!
但現在的結果就是這樣,顧律和安瑜的第三課題小組第一個做出來了成果。
這些課題組長全部是驕傲的人,當然不會屈居人后,于是立馬召集手下的人員召開一次小型會議,慷慨激昂的灌了不少雞湯,讓眾人的工作熱情暴漲。
于是,就在這個事件的刺激下,整個項目組的整體進度確實在短時間內被推動了不少。
加班時間被再次延長,甚至連通宵的情況都已經在一些課題小組出現。
整個項目組,正式進入全速運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