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時間正值暑假,但是待在學校的學生們還是不在少數。
所以‘顧大爺出現在圖書館’這個消息一傳播后,許多人就紛紛響應要去圍觀顧律,見一見自己學習的這位‘風云人物’。
而顧律這邊,完全不知道大批人馬正在往圖書館這邊集結。
他正在沉浸在書中的知識無法自拔。
其實,在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研究,量子比特編碼已經逐漸被劃分為兩種編碼形式。
一種是基于電子自旋狀態的量子比特編碼,簡稱為自旋量子比特編碼。
另一種則是基于電荷分布的量子比特編碼,簡稱為電荷量子比特編碼。
自旋量子比特編碼和電荷量子比特編碼,這是兩種主流的量子比特編碼形式。
自旋量子比特編碼,是利用單個或多個電子的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作為量子比特的基態。在沒有外磁場的情況下,電子的兩個自旋態是能量簡并的,不能作為構成量子比特所需的兩個正交基。
但是在存在外磁場墳的作用下,由于塞曼分裂,電子的兩個自旋簡并態分裂為具有一定能量差的非簡并態,形成了一個有效的二能級體系,然后將這兩個非簡并的白旋態作為量子比特的基態,從而進一步實現量子計算所需的量子相干操作。
而電荷量子比特編碼則與之有很大的不同。
電荷量子比特編碼的原理是利用雙量子點中一個名為‘隧穿耦合’的相互作用。
所謂的隧穿耦合,指的是一個量子點中的電子可以隧穿到另外一個量子點中,這種隧穿作用來源于電子波函數的分布。
兩個耦合很弱的量子點,其中電子波函數的分布重疊區域很小,電子從一個量子點隧穿到另一個量子點的概率也很小。
而兩個耦合很強的量子點,其中電子波函數的分布重疊區域很大,電子從一個量子點隧穿到另一個量子點的概率很大。
電荷量子比特就是利用‘隧穿耦合’作用,通過調整電子的電荷分布,實現量子比特編碼。
自旋量子比特編碼和電荷量子比特編碼,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量子比特編碼方式。
但兩種方式各有其優劣點。
可以簡單地概括為,自旋量子比特的相干時間很長,但是操控復雜且速度很慢。電荷量子比特的相干時間很短,但是操控簡單且速度很快。
這里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雖然量子比特編碼可以影響量子計算機的操控速度和相干時間,但相干性與操控速度這兩者之間是相互對立的。
好的相干性需要將量子系統與外界盡可能地隔離開,減弱系統與外界的相互作用,這必然會增加從外界操控量子系統的復雜性,降低操控的速度。
但是另一方面,快的操控速度需要外界與量子系統具有很強的相互作用,這必然又會增加外界噪聲對量子系統的影響,造成量子系統的退相干。
簡單來說,量子計算機的操作速度和相干時間是相互矛盾的兩個點。
操作速度當然是越快越好,而相干時間當然是越長越好。
但往往大部分情況下,兩者只能得其一。
而郭院士給顧律這邊定下的硬性任務,是通過量子比特編碼將量子計算機的操作速度控制在幾皮秒這個量級,但對相干時間這個參數并沒有做太過硬性的要求。
但是相干時間是和量子計算機的性能是息息相關的。
不用想就清楚,雖然郭院士那邊并沒有定下太過硬性的要求,但如果只是為了一味的提高操作速度從而減低了相干時間,那種方法是斷然不可取的。
因為那相當于撿了芝麻丟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