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律和郭院士所構想的這種方式和傳統方式相比,擁有很多的優點。
比如說,能在相同量子比特下使用更少的粒子(光子)數,從而進一步增加整個系統的穩定性。
或者是某些需要大量計算量和存儲量的量子信息技術也將受益,例如量子超密編碼、簡化量子邏輯門技術以及多自由度單光子傳輸技術等。
當然……
顧律和郭院士這種采用多粒子多自由度提高量子比特位數的全新方式,之前并沒有人實現過。
在理論上,這個方式是相當可行的。
但是實際上究竟可不可以,還需要等待最后的實驗結果。
而兩人之所以拋棄傳統的方式,采用這種鋌而走險的方案,除了新方案的一些優點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時間。
采用該方案的話耗時要短上不少,所以顧律和郭院士就這樣決定了。
…………
而顧律這邊。
在郭院士翻看著結構簡圖的同時,顧律在一旁進行著講解。
“……在這里,a和b是量子糾纏的編碼部分,cde是相應的測量部分。”
“看第四頁,在這個入口處,一束波長為788nm、脈沖持續時間120fs、重復頻率76MHz的超快激光通過三硼酸鋰的二向色濾光片轉換為394nm的光。”
“隨后,這束光繼續通過由兩個β-硼酸鋇和一個半波片組成三明治式非線性晶體,產生三對糾纏光子,呶,就像是這個圖演示的一樣。”
“再接著,每個光子經過不同厚度和方向的YVO4晶體進行空間和相位的修正,再依次通過編碼偏振的PBS、編碼路徑的PBS和編碼軌道角動量的SPP,最終得到的就是擁有三自由度的單光子量子態……”
顧律滔滔不絕的進行著講解。
而郭院士則是聽的很認真,還時不時的提出一兩個問題。
最后,顧律指著最后一張圖開口道,“在我的計算中,此次25位量子比特量子糾纏系統采用了共計48個單光子探測器,能夠同時測量出33554432種組合,并且最終的量子態保真度已達0.708±0.016!”
“干得不錯!”郭院士合上手中的結構簡圖,抬頭滿意的目光落在顧律身上,“我們想要的結果,就是你在這份結構簡圖里所描繪的那樣。”
顧律嘴角上揚起笑容,“是啊,郭老,接下來我們只需要火力全開,一部分一部分的開始實驗測得數據就可以了。”
郭院士點點頭,“沒錯,首先,第一環節,把前兩部分,也就是量子糾纏的編碼部分的各種參數測試完畢!”
“我負責第一部分,顧教授,你負責第二部分。”
“是!”顧律領命。
…………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顧律過著實驗室和公寓兩點一線的生活。
在顧律將基礎框架搭建好并且繪制出量子糾纏系統的簡單結構圖后,后續的研究工作就變得有些枯燥乏味起來。
物理課題之所以要比數學課題多用去不少時間的主要原因,就是物理課題需要實驗,進行大量的實驗。
并且每次實驗的時間都不是那么的短暫。
簡單的一些實驗,幾秒鐘就可以出結果。
復雜的一些實驗,一兩天才會有數據出來。
并且還無法保證每次實驗都會成功。
其中這部分時間,顧律有不少時間耗費在了等實驗結果上。
不過整體上說,實驗進度還是讓顧律滿意的。
就這樣,時間進入了十二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