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當初傳統計算機從被成功研發,到正式走進千家萬戶,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而量子計算機也是同樣。
現在量子計算機剛剛被成功研發,而量子計算機這個領域只是僅僅步入了青銅時代而已。
等到量子計算機實現小型化,可以憑借低廉的價格和小型的體積走進普通民眾家中的時候,才能夠說真正進入了量子計算機時代的黃金盛世。
而按照顧律的估計。
要走到那一步的話,最快都需要四五年的時間。
這和顧律曾經所參與的渤海隧道計劃和嫦娥探月計劃一樣,是個時間跨度很久的工程項目。
嫦娥探月計劃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載人登月,并在月球建立空間站。
而量子計算機工程差不多。
終極目標是減小計算機主機體積,降低成本價格,讓全民進入量子計算機時代。
這是一個偉大而又遙遠的目標。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目標終有一天會被實現。
…………
艾亮點點頭,表示理解顧律剛才話語中的意思。
沉吟一下,艾亮還是將話題回歸到量子計算機的小型化這個問題上。
“顧律,針對量子計算機的小型化,你有什么見解嗎?”
顧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造詣是毋庸置疑的。
這一點早在前面近一年的項目研究中早就體現了出來。
而即便是艾亮這位極為高傲的存在,都對顧律展露出來的實力敬佩不已。
所以,在面對量子計算機小型化這個重大課題的時候,艾亮下意識的就要去請教顧律的意見。
量子計算機的小型化嘛……
聽到艾亮的話后,顧律手指無規律的敲擊著床面,內心陷入思索當中。
量子計算機的小型化,算是量子計算機下階段的研究的重中之重。
而顧律住院的這段時間,并不只是無聊的躺在病床上刷刷論壇追追劇而已。
針對量子計算機的小型化這個問題,顧律這幾天時間認真的考慮并思量過。
首先,回歸問題本身。
量子計算機為什么要小型化?
答:量子計算機實在是太大了!
就如之前所講的那樣,量子計算機和傳統計算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回顧計算機發展史,電子計算機在20世紀50年代剛剛被發明出來時體積巨大,首臺電子計算機“ENIAC”占地170多平方米,發展至今才成為可以握在手中的設備。
而眼下,正處于起步階段的量子計算機,似乎也在重復當年的故事——-要實現對量子芯片的精準操控,需動用的儀器設備也要占滿整個房間。
以史為鑒,量子計算機的小型化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