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律遞給包松全的,就是留在他手里的這份。
包松全面色帶著些疑惑的接過顧律遞過來的合同。
之后……
在掃了一眼合同的標題和簡單的翻閱了幾頁之后,包松全的呼吸就變得粗重起來。
“你,你成為《數學新進展》審稿人了?”包松全狠狠盯著顧律,語氣有些顫抖。
顧律攤攤手,“理論上來說,是這樣。”
“不過我現在在忙著新課題的事情,所以目前,我只擁有身為《數學新進展》一位審稿人的權利,但不需要履行身為一位審稿人的義務。”
嘶——!
包松全再次倒吸一口冷氣。
擁有審稿人的權利,但不用履行審稿人的義務。
這樣的合同,對于《數學新進展》幾十年的歷史來說,恐怕是獨一份吧。
這個馬克龍主編,還真的是有魄力。
當然……
包松全關注的重點不在于這里。
而是在于,《數學新進展》肯愿意聘任顧律為審稿人。
進入千禧年后,四大數學期刊對于華國數學界擔任審稿人這約定俗成的規矩,包松全還是清楚的。
華國數學界不是沒有為這件事所煩惱過。
因為這真的對于華國數學家的論文在四大期刊的收錄比例產生影響。
這種情況,直到前幾年華國數學界的蓬勃發展,才將那負面影響消除了不少。
現今。
《數學新進展》第一個打破規矩,聘任顧律為審稿人。
那么,數學界四大期刊那維持了整整二十年的默契,在這個消息被放出去后,估計會瞬間土崩瓦解。
既然規矩已經被打破了。
其余三家期刊聘任華國數學家為審稿人,也就不是值得詬病的一件事。
到時候。
華國數學家在四大期刊中擔任審稿人的數目,估計會迎來一波猛增。
看似。
顧律和《數學新進展》簽訂審稿人聘任合同,只是顧律的一小步。
但于整個華國數學界而言,那卻是一大步。
代表著華國數學家,終于在數學界頂尖刊物上,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部分話語權,擺脫了人人宰割的局面。
當然……
在這樣的情況下,顧律這次和馬克龍主編的合同,理所當然的就成為了里程碑式的歷史轉折點。
辦公室內,包松全愛不釋手的捧著顧律的合同,翻來覆去的看了有好幾遍。
“師兄,只是一份合同而已,你再多看,又不會看出花來。”顧律在一旁笑道。
“顧律,你不清楚,你的這份合同,究竟有著多么沉重的分量。”包松全的心情到現在依舊沒辦法平復。
和顧律的這份合同比起來,今天究竟見不見得到馬克龍主編,于包松全而言,就顯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馬克龍主編那邊說什么時候會向外公布這份合同?”突然,包松全想到了什么事,開口問道。
“這個嘛,馬克龍主編倒是沒說。”顧律回憶了一下,開口說道,“不過,我猜想,馬克龍主編那邊不會瞞這個消息太久的。”
包松全點點頭,表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