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
數院的領導們只能夠連夜開會商討出了一套計劃出來。
針對這群意向加盟燕大的數學家們,燕大數院肯定是不能夠照單全收的。
因為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一旦照單全收了,燕大數院的師資力量就會出現爆滿的情況,但按照目前燕大數院每年的招生數量,顯然是不需要這么多的老師。
再者說。
這么多的老師,光是工資,每年對于燕大數院而言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燕大數院是不缺錢沒錯。
但也沒必要把錢浪費在這無意義的地方。
所以。
對于這第二批加盟燕大數院的數學家,燕大數院選擇擇優錄取的方案,誰優秀,就和誰簽約。
至于遺憾落選的,燕大數院也沒有那么不近人情,仍舊是給了一個客座教授的職位,只不過就是沒有工資拿就是了。
這樣一通下來。
燕大數院又簽下了十位數學家成為正式教授。
其師資力量迎來了一波爆炸性的增長。
并且。
隨著師資力量的增強,學生水平必將迎來增長。
可以預見的是。
在今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上,燕大數院又會前進不少的名次。
…………
在報告會結束后的這幾天時間,燕大數院可謂是出盡了名頭。
尤其是在燕大數院將加盟數學家名單爆出來的那一天,這種熱度更是迎來了頂峰。
但……
話又說回來。
這波燕大數院雖然迎來了史詩級別的加強,但對于排在前列的那幾所數學高校的損失并沒有預想中的那么大。
因為選擇加盟燕大數院的數學家,之前大部分是在一些二三檔次國家的大學就職的。
至于那些在第一檔次數學強國的大學任職的眾多數學家,燕大數院目前的誘惑力還沒有那么的大。
燕大數院仍舊還要很長的路要走。
除去燕大數院這邊,還有另外一件事在國外的數學論壇上鬧得沸沸揚揚。
那就是四大期刊同時將期刊的發行日期提前的事情。
不。
準確的說是五家期刊。
因為還有一家是《華國數學報》。
不過很少人有這家期刊算上就是了。
眾所周知。
顧律的那篇論文將會有四大期刊聯合刊載。
而四大期刊那邊,為了讓顧律的那篇論文早早的見刊,或者說是趕在其余三家期刊面前面向世人發行,提高銷量,先后將新一期期刊的發行時間提檔。
比如說《數學年刊》這邊,正常來說,最新一期的期刊應該是到下月底才正式印刷發行。
但列茨院長直接將這個日期提前了一個月,改在這月的月底印刷發行。
《數學新進展》同樣是提檔到了這個月的月底。
《米國數學會雜志》是下月初。
《數學學報》還不算是太過分,預計在下月的上旬發行。
至于國內的《華國數學學報》。
這是最為過分的一個。
唐主編那邊似乎是早就完成了新一期期刊的排版工作。
在吳院士傳回顧律答應的消息后,就立刻著手印刷工作。
在報告會召開完的第三天上午,新一期的《華國數學報》就已經正式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