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院士就沒有遺憾了。
接著,顧律又關心了一下郭院士的工作。
華國量子計算機有限公司成立,把中科院量子信息實驗室這邊的研究人員調過去了大半。
人手少,研究任務自然不會多。
這一年多的時間。
郭院士和他手下的研究人員主要進行的是一些量子計算機周邊產品的開發工作,日子過的倒也算是清閑。
“顧律,有時間的話,去華國量子計算機有限公司那邊看一看,指導一下他們那邊的工作。我年紀大了,腦子漸漸開始變得不靈光了,只能把這個任務委托給你了啊!”郭院士叮囑了顧律一句。
從郭院士的語氣中,顧律可以聽出一種和明顯的落寞之意。
內心低聲嘆口氣,顧律強笑著點點頭,“郭老,我會的!”
兩人又閑聊了一陣。
見時間差不多。
顧律起身告辭,去往了隔壁的物理材料實驗室。
…………
中科院的物理材料實驗室距離量子信息實驗室不遠,走幾步就到。
顧律這邊讓畢主任提前和物理材料實驗室這邊打過招呼。
因此一路暢通無阻的就見到了物理材料實驗室這邊的主事人,一位胖乎乎的中年男人。
這位主事人姓溫。
別看這位溫主任白白胖胖,笑起來人畜無害的樣子,但顧律可清楚這位溫主任的底細。
和數學界不同。
在材料物理領域,華國算是頂尖強國之一,實力上并不比米國、瑛國的那些科學家差多少。
而顧律面前的這位溫主任,畢業于該專業排名第一的斯坦福大學,其畢業后在斯坦福大學久譽盛名的SLAC材料實驗室工作,短短十年內就從一個小小的研究員助理干到了實驗室副主任的位置。
甚至于……
那位年逾六旬準備退休的實驗室主任都準備史無前例的讓溫主任這位華國人擔任SLAC材料實驗室的一把手。
但溫主任拒絕了。
他選擇了回國。
回國后,溫主任參與了多個研究項目,將華國的材料物理實力穩固在世界第一檔的位置。
四年前。
溫主任以四十歲的年紀,當選為華國中科院的院士,成為近十年中科院院士最年輕的獲得者。
兩年前。
溫主任直接空降到中科院材料物理實驗室,擔任該實驗室的主任。
四十多歲就擔任中科院一所實驗室的一把手,這在中科院成立的歷史上也是少有的存在。
并且,該實驗室上上下下幾十號員工,沒有人對這個任命不服氣的。
因為溫主任的確是有那個實力。
…………
辦公室內。
顧律一邊和這位胖乎乎的溫主任握手,一邊腦海中過著有關這位溫主任的信息。
果然……
溫主任這樣一個還算是‘年輕’的年紀就當上一所實驗室的主任,實力當然是不差的。
握手之后。
顧律把火箭研發基地有關液氫液氧發動機所面臨的問題講述了一遍,并說出了他來這邊的目的。
其實。
顧律過來中科院材料物理實驗室這邊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
那就是借用一下實驗室這邊的儀器設備還有材料,弄出一種復合條件的液氫液氧發動機外殼材料。
畢竟。
細數一下整個華國,就當屬中科院的物理材料實驗室這邊設備和儀器最全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