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律和溫主任對視一眼,眼神中再次流露出喜色。
“夾出來看看。”
降溫完成后,溫主任催促了顧律一句。
顧律點點頭,小心翼翼的準備用鑷子將這塊鋼板夾出來。
可是……
當顧律用鑷子剛剛觸碰到這塊鋼-鉻合金板的時候,就見整塊鋼板開始一寸寸的龜裂開來。
幾秒后。
這塊鋼-鉻合金板徹底變成了一堆碎末。
苦笑。
顧律和溫主任兩人臉上同時泛起了一抹苦笑。
這已經是他們第二百五十一次失敗了!
“果然還是不行啊!”溫主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整個人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顧律望著高溫實驗箱里的這堆碎末,摸著下巴,沉吟幾秒后開口,“應該是內部材料之間的結合力不夠。”
之前。
顧律只是考慮到材料耐高溫屬性這一點。
卻忽視了不同材料內部的結合力不同。
鉻合金的加入,使得原本鋼材緊密的結構變得有些疏松起來。
這也就導致。
被高溫一加熱,整個材料就會變得‘一碰就碎’。
用這樣的材料制成液氫液氧發動機的外殼顯然是不行的。
“不過,究竟要用什么辦法,來增加這種外殼材料的剛度呢!”
顧律皺著眉頭在苦苦的思索。
…………
原本信心滿滿的一個方案就這樣失敗了。
這對于顧律和溫主任來說無異于是雪上加霜。
可是……
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根本沒有放棄二字。
失敗后,
就要從失敗的地方再次站起來。
顧律和溫主任再次陷入了忙碌中。
經過這么多次的失敗,兩人的研究的大致方向已經確定下來。
那就是通過多種材料的復合加工,制備出一種既耐高溫,又便宜,剛度還高的材料出來。
顧律和溫主任用多次失敗證明了,這個工藝至少需要三種材料復合。
鋼材料和鉻合金這兩個是已經確定的了。
那剩下的最后一種是什么呢!
在長達半個多月的探索下。
顧律和溫主任將這種材料選擇為石墨。
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每個碳原子的周邊連結著另外三個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個六邊形)以共價鍵結合,構成共價分子。
耐高溫性:石墨的熔點為3850±50℃,沸點為4250℃,即使經超高溫電弧灼燒,重量的損失很小,熱膨脹系數也很小。
從數據可以看出,石墨是可以承受液氫燃燒是三千三百攝氏度的高溫的。
不過,顧律之所以選擇石墨的原因,是因為石墨的另外一條特性。
那就是石墨強度隨溫度提高而加強,在2000℃時,石墨強度提高一倍。
簡單而言,石墨就是一個S-M。
你對我虐的越狠,我就越舒爽!
這很符合顧律的要求。
于是,
在顧律提出這個設想后,溫主任很快就認同了顧律的這個觀點。
“去樓下的材料加工室。”
就這樣。
顧律和溫主任開始了他們的第三百二十一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