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妃見王丞相舉薦的神醫,乃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她滿懷希望的心情,一下子又沉了下去。她看著站在面前的阿艷,冷冷的說道:
“你就是王丞相舉薦的賽華佗女神醫嗎?”
阿艷抬頭看著一臉不屑的李貴妃,不亢不卑地回答道:
“民女乃一介村野鄉醫,不敢以神醫自居,更不敢與先人相提并論,那都是鄉親們送的綽號,民女雖然醫術淺薄,但以治病救人為本。”
“嗯,好一個以治病救人為本,”李貴妃面露喜色,由衷贊道:“小姑娘果然談吐不凡!我來問你,你可知道這次給十二王子治病,成功和失敗的后果嗎?”
“民女為病人治病,只考慮病人的病情結果,從未考慮過自己的后果。”
“你對十二王子的病情,有幾成治愈的把握?”
“娘娘,小女子治病是看診斷后再下定論,如今我還沒有見十二王子之面,請贖民女無法下此定論。”
“好!現在你就給十二王子診斷病情!”李貴妃果斷的說道:“小順子,伺候女神醫為小王子診治病情。”
“是!娘娘!”
太監小順子帶領阿艷來到內室,把阿艷帶來的藥箱放在桌子上,又搬了個凳子放在小王子床前,向阿艷說道:
“女神醫請吧!”
阿艷往前邁了兩步,透過幔帳看到一個十來歲大的小男孩,面黃肌瘦昏昏迷迷迷的躺在床上。觀情形如魂不附身,令人看著實在心疼。阿艷用手撩開幔帳,伸手撥開他的眼皮看了看,又用雙手掰開他的嘴,一旁的小順子驚吼道:
“大膽!你怎么能掰開小王子的嘴巴呀?“
阿艷并不理睬于他,照樣按程序為小王子做著全面檢查。各項檢查完了,最后坐在床前的小凳子上,開始為十二王子把脈。李貴妃站在旁邊,提心吊膽地看著阿艷為小王子診治病情,當他觀察到阿艷的臉色沉了下來,然后輕輕的嘆了口氣之時,李貴妃的心騰然沉了下去,驚慌地問道:
“怎么樣?小王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阿艷沉默了一下說道:“我懷疑……唉!小王子乃龍生鳳養,如此金貴之體怎么會得這種病呢?”
“我兒得到什么病?神醫快講!”李貴妃見阿艷珍出病因,心中立馬充滿了希望,急不可待地說道:“還能不能醫治?請神醫一定要救治小王子呀!”
阿艷微微一笑說道:“娘娘不必驚慌,小王爺的病并無大礙,只是入病時日太久,還需要慢慢調治才能根除。”
“哦!”李貴妃長長的松了口氣,贊嘆的眼神望著阿艷說道:
“女神醫果然名不虛傳,這是我多日來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那些太醫們個個說我兒得的是怪病,難以醫治,看來他們只不過是一些酒囊飯袋,一群庸醫而已。”
阿艷說道:“娘娘不必責怪他們,那些御醫們身居皇宮地位顯赫,才學淵博。就好比有的人吃好的慣了,饑餓時也不知道粗茶淡飯還能充饑。所以,小王爺得的平時常見的驚嚇裹風寒,到了他們這里才成了怪病。”
“驚嚇裹風寒!我兒得的是驚嚇裹風寒?”李貴妃吃驚的眼神,看著阿艷問。
阿艷胸有成竹地說道:“是啊!小王爺受驚嚇已經仨月有余,倒置氣血不暢,又遇風寒,所以處于食欲不振,神情昏迷,性若魂不附體之狀。我給他開些藥,先吃三天,除去體內之寒,三天后我再給他復查一次。”
早有太監將文房四寶鋪展于桌子之上,阿艷衫袖高挽,手執毛筆刷刷點點寫了一副藥方交給了娘娘,然后又從藥箱里取出一粒形若山棗似地一個朱紅藥丸,來到小王爺的病床前,掰開他的嘴,把藥丸放在了他的嘴里。李貴妃一見,疑惑的問道:
“女神醫,你給小王子吃的什么?”
阿艷說道:“回娘娘,小王子吃的是我家的獨門秘方所制的九陽定魂丹,他可以安神護體,調轉血脈,使體內血液暢通,去除寒淤。一個時辰之后,小王子就能醒過來三個時辰之后,他能感到腹內饑餓,到時候先讓他喝些湯粥之類的食物,切記,不要讓他吃太油膩食物,以免傷到腸胃。”
阿艷一席話,聽得李貴妃又驚又喜敬佩不已,她見阿艷收拾藥箱,有準備離去之意。于是,慌忙站起身來說道:
“女神醫,本宮欲意將你留下,隨時觀察小王子的病情變化,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