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住了!我本不想傷你,可惜你誤入歧途,有辱此生,我不傷你對不住蒼天,有負朝廷重托,和百姓眾望。你黃泉路上要走好,來生投個好人家,做個光明磊落的大丈夫。
趙齡子看著眾叛軍搶走了祿司滿的尸體,從對面隊伍中又殺出一員大將,觀此人身高一丈掛零,頭大如斗,腰粗如牛,滿臉的扎須胡,睜眼似銅鈴,張口賽獅子,一臉的兇相,一身的威武。此人打馬來到趙齡子面前,哇呀呀怪叫道:
“小子,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嗎,你膽敢傷我大哥,今天我陸思琦要挖你的心肝下酒,摘你的頭顱祭靈!哇呀呀呀!快來受死吧你!”
五堂主祿司琦在西門守城門,被總舵主祿司良臨時調到東城門助陣,當他看到大哥祿司滿被趙齡子槍穿咽喉而死時,他心疼他哇呀呀怪叫著,不管三七二十一舞動著門面大刀,向著趙齡子殺了過來,趙齡子見此人來勢兇猛,并不與他正面對陣,只是優柔躲閃,一柔克鋼來消耗對方的體力,磨損對方的斗志。待四五十招過后,只見陸司琦已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之時,趙齡子才揮舞銀槍反守為攻,節節向對方逼近。那是一環扣一環,一招套一招,直殺得祿司琦措手不及,險象環生,漸漸地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機。趙齡子為節省時間,保存體力,他殺心徒生。他打斗之間賣個破綻,祿司琦一見,心中暗喜,催馬進刀,欲置對方于死地。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一刀竟然走空,他心中一驚,感到胸口一涼,低頭看時,只見自己的胸前多出了一柄銀槍。
祿司琦眼睛睜得如銅鈴般大,眼珠子像死魚一樣,大大的獅子口,張的像要裂開一樣,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隨著他胸前槍尖的消失,又多出了一枝血箭噴射而出,他那高大肥壯的身體,向前一歪從馬上翻落,重重的摔倒在地上。
趙齡子連殺敵軍兩員大將,卻雄心不減,段元帥愛惜將才,鳴金收兵將其召回。
黃連教總教主祿司良,得知一天失去兩位堂主,不禁心中大驚。悲憤之余,對趙齡子恨之入骨,決定明天要會會他,看看這個叫趙齡子的到底有多大能耐。
一連五天,臨安城東門外持續開展,戰鼓震天響,吶喊聲不絕。場內戰斗激烈,就連上空都彌漫著硝煙,籠罩著殺氣,周圍的百姓避而遠之,就連飛鳥都不敢從此飛過。
黃連教總教主祿司良親自出馬叫陣,段元帥豈肯再讓先鋒官趙齡子出戰迎敵。場地上雙方兩員主帥開刃對壘,自殺的塵土飛揚,天渾地暗。戰場上一黑一紅,兩匹戰馬盤旋騰飛。馬背上一正一邪,兩位主帥各顯神通。二人是大刀對大刀各不相讓,盡顯其能。從早晨殺正午,從正午又殺到日落西山,跳燈夜戰。城門外火把高舉一片通明,戰場內段洪銳與綠司良只殺的難分解不分勝負。雙方誰也不肯收兵,祿司良心中暗想:
這樣打下去也不是個辦法,要想勝段洪銳并不容易,怎么辦呢?他一邊打著心生一計,只見他躲殺招,走下路橫掃馬腿,一手得逞。只見段元帥棗紅大馬撲通趴倒在地,祿司良欲上前取段元帥首級,怎料想趙齡子眼疾明手快,在棗紅大媽遇難的一瞬間,他就一速雷不及耳之勢催馬來到戰場,雙槍架住祿司良劈下來的大刀,讓士兵救走了段元帥。
雙方鳴金收兵,這場惡戰不告而終。祿司良回城給死難的兄弟二人設靈祭拜,全城披麻戴孝。士兵們士氣大減,鐵桶般的一座城池面臨危機,一連三天城門口都掛出了免戰牌。
官兵軍營內是一片喜氣洋洋,段元帥雖然說失一戰馬,但人毫發無損。況且,蜀軍總兵梁啟用人馬也已趕到,與京軍匯合,以待攻城。
第七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