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收回向著大商都城殷看去,人道氣運昌隆,一派興盛之景象,怕是誰人都想不到數十年之后,蒸蒸日上的大商竟然會不復存在。
一步踏出,再出現之時方孝玉已經到了殷城之中。
當今商王乃是帝乙,帝乙在位,勵精圖治,征伐四方,麾下有聞仲、商容、比干等忠臣良將,可以說君明臣賢,將大商治理的井然有序,國勢強盛。
不過方孝玉也知道,眼下大商的確是有鼎盛之氣象,但是這不過是帝乙當朝前期罷了,隨著大商周邊東夷崛起,大商的主要精力便被東夷所牽制。
到那時,大商便會同夷方連年大戰,大大消耗了大商之元氣,尤其是后期,大商耗盡元氣終于打敗了夷方,結果東夷、人方又起,大商注意力又不得不轉移到東夷、人方身上,可以說根本沒有休養生息的時間。
當真等到商王子辛繼位的時候,大商的國力已經在連年大戰當中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帝辛上位更是連年用兵于東夷、人方,而這個時候周族崛起,漸漸威脅到了大商統治。
方孝玉腦海之中閃過這些信息,嘴角微微一翹,眼下不過是帝乙登臨帝位不過數年,正是大商國力鼎盛之時。
此時帝辛時期的忠臣良將已然出現在帝乙麾下。
截教弟子因為聞仲的原因也漸漸的進入大商為官,畢竟大商征伐夷族可不是普通人之間的戰爭,夷族當中奇人異士眾多,甚至還有妖魔鬼怪棲身于夷族當中。
若然沒有截教弟子相助的話,單憑大商自身還真的很難壓下夷族的強者。
本身人族強者在經歷了九鼎之劫后便跌落谷地,這些年雖然說人族也恢復了幾分元氣,可是卻再也難現上古之強盛。
甚至因為夏商兩朝不斷的與夷族交戰的緣故,人族強者很多都沒有來得及成長起來便隕落在妖魔手中。
要是人族還有當年三皇五帝時期的底蘊的話,大商又何至于會讓截教眾多弟子進入大商,甚至占據了相當一部分將領的名額。
不過截教入商雖然說有一部分是聞仲的緣故,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截教與大商互利。
截教門徒借助大商王朝氣運修行,而大商借助截教門徒的力量對付夷族強者,也算得上是兩利之舉。
如果說大商幾代帝王能夠看透未來的話,怕是他們斷然不會使得大商同截教融合的太深,使得封神大劫落得難以脫身,只得隨截教一同覆滅。
雖然說封神大劫是借助大商、大周之戰進行,可是其本質卻是闡教與截教在背后操縱兩大人族王朝勢力爭鋒罷了。
結果是支持大商的截教惜敗于支持大周的闡教,所以大商覆滅,大周取而代之,如果說截教勝了的話,怕是就沒有大周什么事了。
當然了,方孝玉看透了武王伐紂的本質卻也沒有現身阻止大商與截教之間合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