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一晚,呂軾還是決定賭博一下,要是能鑒定出值錢的物品,那他這次門派貢獻考核,就能輕易地完成任務,而不需要漫無目的地遠行。
昨天特意忙乎了整整一天,砍了足夠整整一個月的黑黃樹,和弟兄們通好氣……一切準備齊全之后,呂軾帶著外門弟子的腰牌,走向“天渠樓”。
三岐山的山下,有一片連綿不絕的莊園,“天渠樓”就坐落于里面,除了風景奇美,里面的防衛倒是簡簡單單,倆執法弟子隨意的站在莊園的門口,無所事事的摸樣。
“煉丹閣”、“天工器”、“秘府室”、“天渠樓”為御靈宗四大寶庫,分別是丹藥、法器、秘法和符箓、基礎功法和書籍的收藏和煉制場所。除了“天渠樓”,其他三個地方守衛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禁制繁多,陣法森嚴,管理也非常嚴格,非筑基期以上修為,不得進入。
“天渠樓”卻是個例外,里面的東西既沒有珍貴的原料,又沒有高深的功法,價值雖然不高,應用卻很廣泛,因而對所有的門派弟子開放。
為了防止基礎功法外泄,采用的是有償觀摩,或用靈石,或用門派貢獻積分,當然,內門以上的弟子或者筑基期以上修為,是不用花費什么的。
呂軾拖著鞋慢慢的走在莊園里,執法弟子只是看了看身份證明,收了一塊靈石,就輕易的放行,雖然他們有些詫異一個外門弟子怎么有靈石來這里,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這讓呂軾把早早準備好的各種說辭都埋在肚子里,不禁暗暗自嘲,原來別人根本沒有把你當回事,但只要進來了,也無所謂了。
“天渠樓”的第一代管理者,是個喜歡花花草草的人,有事沒事的總會在“天渠閣”的周圍培育些好看的植物,修仙者法力驚人,那普通植樹、養草效率自然奇高,沒幾年時間就有了現在的莊園。
錢都交了,起碼要好好的觀賞下風景,就當游山玩水了,呂軾心疼那一塊靈石,怎么也得看回來,他可是個不肯吃虧的主。
北海的天氣常年陰冷,莊園里奇花異草不少,但更多以歲寒三友為主,六角亭子旁邊,竹子挺拔秀麗、高雅柔美,松樹四季蒼翠、質樸無華,梅花傲雪耐霜、高風亮節。
旁邊河水支流而過,里面開滿了美顏的奇花,假山嶙峋,高水面幾丈有余,星羅棋布,令人觀止。
行走于河邊之旁,耳聽水流擊打之聲,嗅著沁人心扉的花香,腳踏濕軟的土地,賞一路花開,其實也挺好,就他媽太貴了,呂軾憤恨的想著。
路雖然走的慢,可只要不停下,總會有到的時候,何況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走到主樓前,呂軾看著上面寫著的“天渠樓”三個字,稍微猶豫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就往里面走了進去。
進去之后,里面豁然開朗,寬足足有幾百丈,一點不像外面想象中的那樣小。
墻壁上掛著些畫作,畫作兩側,書架倚墻而立,書香撲面而來,也夾雜著些霉氣,看來存在的時間很長。
里面零零散散的還有不少的人,其中以內門弟子居多,核心弟子非常稀少,孤高氣傲的獨自處于一角,至于外門弟子,呂軾掃了一下周圍,估計嫌貴,就他這獨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