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前不久被一個三歲的小屁孩給打擊到了,人家出拳、躲閃、掃腿,有條理,有章法,打他那叫一個沒脾氣。
顧生可以找自己的師傅這沒教自己,那沒教自己的理由,可再怎么說,他曾經也是一個成年人,還是要點臉的,不行就是不行。
雖然最后他用小聰明,將這個三歲頑童撂倒了,可怎么說呢,就跟那個最出名的表情包似的,一起打電子游戲,最后把人家小孩的凳子挪走才勝利,笑的再開心又有什么用...
難道是因為自己沒有了赤子之心的緣故?經過日積月累,他模糊的感覺到了自己缺的是什么。
練武過后,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顧生沒什么朋友,也沒什么消遣方式,一般就會到后山采采蘑菇、草藥什么的。
后山很大很大,站在高處,一眼望不到頭,他只能在最邊緣的地帶晃悠,時常會跟路過的采藥人、道士打個招呼,說兩句話。
問今天收獲怎么樣?通常會給他一個野果。
這附近還有野獸么?講一個故事。
誰誰是不是受傷了?給一點對應的草藥。
對暗號?嘿嘿,差不多,顧生他師傅余川趨吉避兇的本事可是很有名的,作為他的徒弟,裝模作樣的掐指算一算,說兩句好話,讓他們圖個心安自然是很輕松。
不過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雖然裝作一副不靠譜的模樣,逗他們一笑,可每次都很盡心盡責,吉兇禍福雖然不能明說,但點一下還是可以做到的。
吉相自然不用多說,不過也沒敢太夸張,小兇就得提醒了,大兇通常會建議去沒有什么危險的地帶,至于聽與不聽,他可不會去操心。
與這些人聊天,自然還有測試自己算沒算準的心思,然后統一的做成圖表,考慮哪是自己的短板,哪里比較擅長。
等到晚飯后,顧生就比較忙了,需要躺在木椅上,盯著天上的星星回憶著師傅的教導,它在什么方位,會往哪運動,代表什么意思...
無論嚴寒酷暑,都沒有任何懈怠。
余川師傅一共有兩個最出名的本事,一是卜卦,二就是祈福。
要先預知發生的事情,才能去試著改變,這是一套的。
顧生這才剛學到測吉兇,連可能會發生什么事都不知道,自然談不上改變。
除了這些日常生活外,在沒耽擱修煉的情況下,他與山下鎮子里的親人,也沒有太過疏遠。
不是二姐借著給道宮道士修補衣服的機會給他帶些好吃的,就是他主動下山,送一些自己動手做的藥膏。
道士嘛,總與山林作伴,跌打損傷,頭疼腦熱都是常有的事,自然要學一些簡單的藥理,這也算是余川重點讓他學的內容。
在這友好交流的期間,顧生發現了自己特殊的本事...手巧。
就是字面意思,一次在看到父親顧意做工的時候,手癢便撿起邊角料,跟在屁股后面學,起初父親還沒怎么在意,可在看到其成品雖然粗糙,但卻有幾分獨有的‘韻味’后,就留上心。
老大讀書人,將來有出息了,怎么不比自己這當爹的強,當初娶顧生的母親就有著讓自己手藝傳下去的心思,不過沒想到會發生后面的事而已。
現在發現這小子有天賦,自然很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