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韓國軍隊開始沖鋒攻擊越國軍隊,越國軍隊也組織士兵開始了反沖鋒。
雙方都手持著依靠靈石激發的寶劍和長槍,其中大多數都是沒有修為的凡人士兵。
很快各種仙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整個交戰現場變得電閃雷鳴,五色斑斕。
雙方軍隊的損失都很大,越國軍隊頑強的抵擋住了韓國軍隊的沖擊,但是實力受損、靈石也快要耗盡,不得不便戰便退。
韓國軍隊見自己的靈石也所剩無幾,且有很多人負傷,于是就停下來原地休整,將傷員運回國內,并讓后方迅速拉運靈石補充。
齊國軍隊這邊,因為齊國皇帝是金丹后期的修為,并且以速度見長,因此并不擔心別人偷襲自己。
所以齊國皇帝將自己的元嬰期國師也派出到了前線,參與前線的戰斗。
正好齊國皇帝對面的越國軍隊并沒有元嬰期修士,加上數量不如齊國的多,很快便落入下風。
好在這面負責指揮的越國將領比較聰明,看見形式不對后派小隊人馬利用威力較大的仙器阻擋,然后大隊人馬迅速后撤,脫離了前線。
燕國這邊,因為越國和韓國的交戰非常激烈,導致部分軍隊被調撥走。
因此雖然因為謝庸主動放水,其它兩個國家都已經戰斗結束時,這邊的戰斗還處于正要開始的狀態。
因為兩面受敵,且實力明顯不如對面的軍隊,害怕被包圍的越國軍隊很快便留下少部分軍隊掩護,大部隊開始逃竄。
謝庸并沒有理會負責掩護的部隊,選擇兩側突破,突破后迅速追擊,只派少部分軍隊進攻對方負責掩護的部隊。
很快越國大部隊被追上開始出現混亂,謝庸乘機指揮軍隊沖鋒,很快越國軍隊被打得四散潰逃,大部分被俘虜或者剿滅。
燕國、韓國、齊國的軍隊匯合后,韓國和齊國的指揮官發現越國的軍隊成果最多,但是損失最少。
外加上謝庸為虛張聲勢,將燕國軍隊裝扮的是威猛無比,兩個國家的指揮官暗自感嘆到,看來選擇進攻越國才是正確的選擇。
回去一定要稟報皇帝,這燕國軍隊十分的厲害,還是盡量少和燕國敵對比較明智。
越國元嬰期修士看見大勢已去,想要割地求和,于是派出使臣和三個國家商量。
韓國和齊國進攻越國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利潤,如今能撈到很多好處,自然是愿意的。
并且雖然越國的軍隊損失慘重,但是越國軍隊的戰斗力也不弱,如果強行進攻的化自己的損失也會增加。
因此韓國和齊國對于越國的求和行為表示很歡迎,但是要求越國必須割讓一半以上的領土才行。
對于燕國來說,殺死越國皇帝后和越國已經結成了世仇,最好的方法是乘機徹底消滅越國。
但是因為其他兩個國家都想要求和,自己獨立開戰反而容易讓別的國家乘虛而入,因此燕國也選擇了同意。
最終越國二分之一的領土被割讓給了燕國、韓國和齊國,這些領土被三個國家平均瓜分了。
因為越國皇帝僅有的一名子嗣早就讓越國國師暗地里給殺害了,所以越國國師在戰爭結束后就宣布即為越國皇帝,并假惺惺的對民眾保證要殺死燕國國師給皇帝報仇。
其實越國國師因為也探聽到了謝庸就是當年那個用火球自焚自殺的修士,所以他感覺如果真的是這名修士的話謝庸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寶物。
因此他的目的并不是要殺死謝庸給越國皇帝復仇,而是想要通過殺死謝庸看能不能獲取一些寶物。
這次勝利不僅讓燕國解除了危機,而且也讓燕國獲取了巨大的利潤,因此謝庸的聲望在燕國越來越高,民眾們都對謝庸歡呼雀躍。
謝庸回到靈都的家中,開始研究起那名他殺死的越國金丹期修士的儲物袋。
讓謝庸感覺到興奮的是,這個儲物袋里面有一張關于七星大陸境內傳送陣的地圖。
謝庸決定先將燕國境內的幾個傳送陣探訪一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幫助自己回到地球的傳送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