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直白一點,荒原星除了能住人之外,簡直不能算是一顆行星,各方面條件太過惡劣。
這就導致了研究院在很多方面的研究,為了追求理想的進度,必須投入數倍于正常情況的資金。
比如說一種名為珈藍石的礦產,只有在霍安星本土有所出產,而它正好又是研究院目前某項研究的必需品。
如果研究院是位于霍安星,那么珈藍石的獲取成本就相當低,因為這種礦物本身價格不算昂貴,完全可以敞開來使用。
可是就因為金塔位于荒原星,所以珈藍石要從霍安星運到荒原星來,運費其實遠遠超過這種物資本身的價格。
這種情況下,哪怕靠搶的也不劃算,因為支出大頭在于運費。
所以許嘉才打算趁這個機會,在霍安星上建立研究中心,將研究部逐漸搬遷到霍安星去。
這樣一來,無論是研究的人力成本還是物資成本,都能得到大幅度的縮減。
在許嘉的計劃當中,將來的荒原星會成為純粹的軍事基地,霍安星則作為研究院的駐地,而阿月和艾莉則是要前往戈洛星的。
想要真正決定帝國的前進方向,阿月必須要加入議會,而這其實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議會的成員并非一成不變,實際上從許嘉接觸艾斯霍爾以來,議員幾乎都已經換一茬了。
梅林爵士三度出任議員,如今正是他的第三任,也是剛剛上任不久。
等到八部正式成立,議會就會開始設立候補議員,并且逐漸形成完善的議員精選制度,而不是現在這樣純粹靠威望。
目前帝國選擇議員的方式其實相當兒戲,基本上是帝國需要誰就找誰來當議員,然后讓他負責一塊事務。
就比如梅林爵士被重新請出來,正是因為帝國在某幾項技術上遇到了難題,需要梅林爵士來主持研發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議員名額“按需分配”的機制,確實極大保證了帝國最高層的運轉力。
可以說任何時刻都讓議會處于最優狀態,能夠完美應對帝國內發生的種種問題。
但這種機制的前提是,所有議員沒有任何私心,所有人都為了帝國崛起這一目標而奮斗甚至奉獻,不說“天下為公”,也至少是整個議會為公。
這種事,大概也就只有梅林爵士這一代人才可能做到。等將來帝國大勢已成,不再需要這般拼命的時候,人的私心就會占據上風。
不過這些都是后事,現在最重要的,是從霍安星搜羅資源,并且建立一個專用的研發中心。
隨著許嘉命令下達,整個金塔便如同一個精密的機器,以驚人的效率開始運轉起來,一批批魔人被制作出來運上星艦,準備發往霍安星。
阿月和劉花糖、陸海一也在緊鑼密鼓地訓練駕駛員,因為霍安星的行動比較突然,一部分駕駛員還沒有完全適應新的指揮方式。
一直到大約半個月之后,許嘉終于收到了來自倪少寒的消息,其中有約定的集合時間和地點。
按照霍安星與荒原星之間的距離,許嘉怕是得立刻動身了,想來倪少寒也是考慮過了這一點,才提前告知他消息。
“阿月和艾莉,這次你們倆跟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