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大部分的九階武者,都可以在半秒之內完成一次武學動作,只不過動作不會那么標準而已。
但在失去了模仿目標之后,這名武者卻往往五六百次的重復后,才能勉強成功一次,效率直線下降了80%,這是金塔所不能接受的。
而一旦繼續讓復刻武者繼續觀摩戈隆的演武,效率又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并且必須是實地觀摩,錄像和照片都沒有作用。
這種有趣的情況讓許嘉意識到,精神與軀體的統一是可以在武學施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只不過那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很難被人直接察覺到。
從這以后,許嘉也開始加入到觀察戈隆演武的行列當中來,以他對于武學的理解,這種觀摩的效果就更加好了。
先前室姬、寧青等人也為他演示過飛天段滿級武學的施展,只不過效果都不是太好。
室姬的水準有些過高了,哪怕她在刻意地壓低自身境界,依然讓許嘉看得云里霧里,很難從中看出什么端倪來。
寧青的水準倒是適中,但她所走的路線是純粹的劍道路線,跟許嘉差異巨大,單純只是一遍的演示,還不足以讓許嘉有突破性的進展。
而且室姬和寧青一樣,都屬于老一輩的傳統武者,依然抱有一些“法不可輕傳”的念頭在。
哪怕許嘉的身份特殊,讓她們不反對為他演武,但要讓她們一次又一次地去反復演示,那卻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但現代科研體系講求的正是可重復性,如果一個現象不能再同前提的情況下復現出來,那么這種偶然現象是毫無意義的。
當然,這種復現未必是要次次成功的復現,像十階項目中目前的狀況,一定次數內的重復,就可以得到期望中的成果,這同樣是一種有效的復現。
戈隆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作為人體武學演示機,一次又一次地為許嘉和其他實驗體演示武學。
許嘉在觀察過程當中,終于能夠一點一點地用精神去試探,仔細觀察戈隆精神加持的具體情況,每一步的查探都不放過。
這是之前旁觀寧青等人演武時所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寧青的的精神相當強大,許嘉根本做不到這個程度的細致觀察。
而在觀察的同時,許嘉很快發現戈隆的精神加持狀態,其實也不是每次都完全一致的,往往會有細微的差別。
這種差別更像是針對于自身動作做出的調整,畢竟不是每次動作都能做到完全相同的幅度,也沒有武者會這樣去要求。
針對敵人位置和實力的不同,武者哪怕使用同一式武學,其武學動作也可能天差地別。
手腕左傾還是右傾,刺擊向上還是向下,這些都不影響武學動作的完成,但卻會影響目標的落點。
許嘉在旁觀了一個下午之后,很快又做出新的決定。
“在戈隆體內植入魔力驅動裝置,用驅動來代替他本身的動作,要確保每一次武學動作完全一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