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一緩的李元芳,這才和周游說起了方才他和狄仁杰去看那湖州縣令曾大人審案的情況。
“哦?村民張春的后院里發現了一具尸體,可他卻拒不承認是他殺了人。這么說來,怕是真的別有內情。這個曾大人沒有強逼他認罪,倒還不是個讀書讀傻了的糊涂官,”周游聽后評價道。
李元芳聞言不禁問道:“這么說,你覺得那個張春其實并沒有殺人嘍?”
“如果我在你住的房間中發現了丟失的贓物,那東西一定就是你偷的嗎?”反問了聲的周游隨即道:“同樣的,在張春家后院地里發現的尸體,就一定是張春殺的嗎?”
“這..”李元芳無言以對,而周游則是接著道:“凡事都講究證據,但很多時候,一些無能的官員查不到確鑿的證據,就會用所謂看似順理成章的事實來直接定案,這也是造成很多冤假錯案的原因之一。他們太過于相信自己的主觀臆斷,往往就看不到真正的真相。”
一旁狄仁杰聽了也不禁點頭道:“是啊!尸體是從張春家后院發現的,雖然沒有其他佐證,可一般的堂官就可以定案了。”
“通常來說,讀書人總以為自己比普通百姓懂得多,要高人一等,所以就太過想當然。畢竟,不是每一個官員都能像大人一樣細查入微,善于斷案的。所以,就多糊涂官和庸官了。表面上子曰詩云,一肚子文章,可卻是花團錦簇,中看不中用,真正的能吏干吏,終究還是極少數啊!”周游也不禁連道。
“周游此言,雖有失偏頗,但卻也是事實,”狄仁杰聞言不禁感慨說道:“通常來說進士出身的讀書人,外放縣令,七品之官,一縣之尊,初為官,真正能治理好一方的,也的確是少數。”
“那看大人的意思,對這位曾大人還算滿意吧?”李元芳聽了也是微微點頭贊同般的隨即問道。
狄仁杰點頭連道:“這個曾泰從始至終都沒有妄動大刑,逼迫張春認罪。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不那么簡單了。面對那些熬刑不認的案犯,一定要壓制住自己的怒火,這樣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一旦被犯人激怒,判斷就會出現偏差。單憑這一點來說,這個曾泰還算是個有頭腦的人。”
“聽大人這么一說,我倒是對這個曾大人有點兒興趣了。明天他應該還會開堂審案吧?不知道他會怎么繼續來審呢?”周游淡笑說道。
“呵呵,明天就知道了,”狄仁杰也是笑了笑道:“好了,忙活了一天了。周游,元芳,你們都去休息吧!”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洗漱之后,簡單吃了些早飯的周游便是和狄仁杰、李元芳一起來到了縣衙公堂外。
不過今天的堂審卻著實是讓眾人有些驚訝意外,因為昨日還死不承認的張春,今兒個卻是很干脆的就承認了他殺人。
在公堂外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的同時,狄仁杰和李元芳也不禁有些驚詫意外的相視了一眼。
而在同樣驚訝的曾泰繼續詢問之下,張春說他是見財起意才殺人。可緊接著曾泰問他為何知道那位長安來的客人包袱里有銀兩后,張春卻明顯愣了下,隨即又說是趁那人睡熟之際打開了其包裹,發現了其中的銀兩。
但當曾泰問那包裹中還有什么其他東西的時候,再次一怔的張春,緊接著便說他匆忙之間沒看清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