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宣率領大軍返回陽武縣,沒想到竟遇到了熟人,便是陳康縣令蔣偉蔣縣令。
“沒想到叔父竟在此處?”
劉宣下馬,大笑著,向蔣偉微微躬身,雖然同屬千石,但蔣偉畢竟算是劉宣的故主,有提攜之恩,之前又是叔侄相稱,先行行禮到是應該的。
“能在此處遇見賢侄亦是老夫的榮幸啊!”
蔣偉現在四十來歲,按照現在的死亡率,四十來歲的確可以自稱一聲老夫了。
“沒想到區區月余,在見賢侄,賢侄已成為千石司馬,真是年少有為,前途不可限量!”
蔣偉依舊熱情如火,臉上洋溢著笑臉,拉著劉宣就往城內走去,“賢侄,快與老夫同坐一車,老夫早已在縣衙備好酒宴,就等你這位大功臣回來了!”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劉宣也不客氣,隨意拱手道,在蔣偉爽朗的笑聲中,二人上了同一架馬車。
而劉宣的部下亦是有其他人負責招待安排,倒是沒什么可說的。
馬車精巧穩當,顯然駕車的是個能手,車內還有一小案幾,上面放著一壺茶水,兩個茶杯。
蔣偉親自給劉宣倒上一盞熱茶,劉宣表示受寵若驚,顯然蔣偉如此殷勤親近,是看出劉宣前途遠大,有種提前交好的意味。
“叔父現在為陽武縣令?陽武縣令可是千石縣令,可是要恭喜叔父得償所愿啊!”
劉宣稱贊道。
蔣偉聽到劉宣所言,嘴角明顯上揚,顯然也是得意非凡,擺手道:“這還是多虧了賢侄啊!老夫這邊能任陽武縣令,還是因為賢侄以五百青壯拿下陽武縣,分潤些功勞與老夫,不然,老夫年后恐怕就要告老歸鄉了!”
“那也是叔父英明果斷,一般人恐怕也只想著封城固守吧!想必城中那世家豪強腸子都悔青了吧!”
劉宣舌燦蓮花,好詞不要錢一般往外蹦出,這也算兩人之間的商業互吹吧!
蔣偉一陣大笑,隨后道:“說起這個鄭、田兩世家倒是無所謂,但方起的確是腸子都會青了,還曾連夜來尋老夫,不過被老夫給隨意打發了。方起固有本事,但這眼界的確是差了些。”
此言一出,又惹得劉宣大笑不止。
酒宴一過,劉宣又在陽武修整數日,還帶著諸位將領前往戰死、傷殘的將士家中拜訪,帶人修繕房屋,購置酒肉,甚至還幫將士說媒,數日下來,倒是讓劉宣的聲望又漲了一小截。
而諸位將士更加歸心,花木蘭對劉宣的心態變得更加的復雜,無法用言語去表明的那種復雜。
終于,在同一天內,劉宣收到了家信與雷厲中朗將的軍令。
曹姬的信都是些日常瑣事,因為戰爭,所以店鋪的生意有些下降,王夫人那邊擔心前線的兒子,還特意尋人要一條小狗養著,倒是伶俐乖巧,秋季將至,還給劉宣做了一身冬衣,不過也不知道現在劉宣是胖了還是瘦了,行軍想必很是辛苦...
事情一件一件,劉宣看了好久。
起筆回信,猶豫好久,也只寫了兩行字,大意便是,還要去前線,你多注意身體,根據天氣增減衣服,多吃飯,想必應該很快就能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