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守在土領關下的劉宣也終于接到雷厲的軍令還有諸葛亮的信件,頓時大喜!
“好啊!孔明果然不會讓人失望!”
黃忠與花木蘭也觀看了雷厲的軍令還有諸葛亮的信件,對諸葛亮幾乎是心悅誠服。
以前諸葛亮雖然有劉宣的支持,但諸葛亮畢竟是文士,眾將面服心不服,經過此役,可以說,諸葛亮的地位真正是劉宣之下,所有人之上了。
“好!召集眾將,咱們配合雷公一同,徹底剿滅曹軍!”
等軍中諸將過來,劉宣將雷厲的軍令展示給眾將一觀,眾將低迷的士氣果然提升不少,一時間眾人斗志昂揚,紛紛表示愿為先鋒。
但眾人沒想到的是劉宣竟把先鋒的位置交給了許哲,許哲戰后收攏殘軍,最后只剩下一千余人,可謂是實力大損。
而雷厲的軍令一到,眾人就知道此戰基本上是穩勝了,曹軍的這位副帥林將軍可以說是甕里的老鱉了,活不太長時間了。
所以先鋒肯定能獲得大量軍功的。
眾人一開始以為劉宣會將先鋒職位讓自己人擔任,其實這樣的話眾人也就捏著鼻子認了,畢竟劉宣在戰場上指揮若定,而且本部兵馬幾乎是全力支援,根本沒有任何保存實力的意思,也獲得了眾人的認可。
但沒想到劉宣竟將先鋒的位置交給了許哲,眾人非常驚訝,不過對劉宣的人品卻更加欽佩。
有些人暗自慚愧,當初他們就想勾結李沖將劉宣打壓下去,但如今不管是劉宣的統軍能力還有無私的人品都讓這些人心懷愧疚,暗自對自己的行為表示不恥。
許哲連忙起身應諾。
劉宣道:“許司馬,你兵力不足,我將我麾下黃忠所部撥給你,聽你調遣!”
“多謝劉司馬!”
許哲躬身表示感謝。
接著田鳳也表示分一部兵馬給許哲。
這樣許哲就擁有了大概四千人,擔任先鋒基本上是沒有問題了。
而經過此番作為,劉宣在軍中也算是徹底的站穩腳跟了。
可以想想,在雷厲軍中的這些人,看似在營中不顯,但其實在地方上皆是名族出身,其家族在地方上都有或大或小的地位,或者兄弟長輩皆有職務在身,基本上一牽扯就是一大片。
劉宣獲得他們的尊重,他們的家族對劉宣大部分也會對劉宣保持尊重,如果劉宣能成功在地方上任職,這些人脈將會對劉宣有所幫助。
但這些不重要,這些外在因素可能會錦上添花,但絕對不會雪中送炭,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劉宣需要保持清醒,將來還是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