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病已見他還不走,也不說話,頓時問到:“羅師父怎么了?”
羅百義苦笑一下,才說了實話。
劉病已聽了哈哈大笑,“羅師父,你真是的,有什么話直接跟我說就是了,繞什么彎子。”
羅百義不好意思地把老臉一紅,搓著干澀的手,憨笑起來。
“這樣,徒弟該怎么收就怎么收。不過,您得嚴格把關。手巧心思縝密的就收,癡呆憨傻的堅決不要。流民之事一旦解決了,咱們也不能光做慈善了,咱們不養閑人。”
劉病已又頓了頓,忽然說到:“另外,多嘴多舌的人也不要!咱們的工藝不能被旁人奪了去。”
“老漢明白!”羅百義高興地躬身行禮致謝。
劉病已的話,羅百義自然明白地很。而關于最后一點忠告,他會比任何人看得還重要。這些工藝可是他吃老本的命根子。
若是被同行偷學去了,他還靠什么活。
所以,羅百義在招收徒弟時,除了看其聰明伶俐勁兒,還會考察他們的身世背景。
家里有從事木匠的,他不收。親戚家或者曾經做長工的大戶家是工匠的,他也不收。
反正,同行是冤家。管你是不是來偷學藝的,一棍子打死,拒之門外。
羅百義還實行嚴格的師徒禮。
一些關鍵的機巧,他則只給幾個養子知道,其余徒兒只是學一些基礎的木工活兒。
“您先教授他們木工活兒,讓他們以普通木料做家具,售賣給普通用戶,價格可以實惠一些。我們也要擴大品牌影響力嘛。”
羅百義點頭稱是。
“等過些日子,我還有更重要的工藝要教你們,讓他們做其他營生。”劉病已想到了造紙術還有印刷術。每日手捧沉重的竹簡,他已經有些受不了了。
另外,他知道這樣的評書不會持續太久,他要尋找一種替代品,便是著書。但一個故事要講下來,沒有數萬字根本無法說清楚里面的奧妙。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世也就變得十分迫切了。
“老漢遵命!”
羅百義樂呵呵地走了。劉病已望著他的背影出神。
自己偶然來到了這個世界,沒想到會用自己的智慧改變了那么多人的生活。
自從教授了新式家具圖,又找到了紅木林,讓羅百義成為第一批不愿意歸鄉的人。他曾經下了毒誓,這一輩子要跟著自己,不管到什么時候。
劉病已構想了不少的奇巧工事,確實需要這么一批能工巧匠,也就答應下來。
其實,工匠制作家具和賣家具的費用都是由程謙統管,但這筆費用卻沒有放進賑濟流民的費用里,而是記在了羅百義的頭上。
也就是說,家具所販賣費用,除了供養這些工匠們的吃喝穿以及工具外,剩下的就是羅百義個人的了。
羅百義能不心花怒放,干活兒和招收徒兒的積極性越加高漲。有時,他還會循著劉病已繪制的草圖多加完善,使這些家具更顯高檔。
譬如劉病已為劉徹設計的一款龍榻,羅百義竟然在周圍的窗格上設計了百鳥朝鳳圖,還有龍飛云霧圖,著實讓劉病已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