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家里吃得是葫蘆雞,先將雞宰殺煺毛,煮時用麻絲將雞捆好,添肉湯、料酒、精鹽、醬油、蔥、姜、八角、桂皮,入籠蒸透。最后一道工序便是油炸,將油燒至八成熱反復澆在雞上等外皮金黃色,便可出鍋了。
因為都是給孩子們吃,季知歡沒放辣椒,反而加了點阿音做好的鹽入味,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筷到骨脫。
因為太香太好吃,就連裴寄辭也吃了大半只雞,阿清更是連手指都嘬干凈了。
“裴家媳婦在么!?”
院子里傳來動靜,阿清抓著雞腿就起來了,屁顛顛去籬笆外頭看,楊嬸子低頭一打量,就看到了吃得滿嘴油光的阿清,她鼻子嗅了嗅,好香啊,“阿清,吃什么呢。”
“葫蘆雞,后娘做的,可好吃了!”小阿清仰著頭驕傲得說道。
楊嬸子聞言笑了,“真的?”
看來這季知歡沒騙人。
阿清踮著腳把籬笆推開,回頭喊道:“楊奶奶來了!”
楊嬸子為人厚道性子也好,阿辭跟阿音都很喜歡他,季知歡起身到門口,正巧跟楊嬸子碰了個面。
楊嬸子先打量了一下桌上的雞,聞著這味就知道好吃,屋內也比之前干凈了,沒那股子臭烘烘的味道,連床上的被褥也換了齊整的。
楊嬸子點了點頭,對季知歡的態度也好了不少,“裴家媳婦,我老三媳婦生了個閨女,給你們送點喜餅吃,別嫌棄。”
村子里若有喜事,是每家每戶都得送禮的,可他們家之前沒人情往來,楊嬸子還念著,恐怕是擔心他們沒飯吃。
這份情季知歡領了,她去廚房把在鍋里剩下的葫蘆雞放在砂鍋里,都給楊嬸子端來了。
“嬸子,這是給嫂子補身子的,還有這個,當給孩子的紅包。”
楊嬸子一轉頭就看到她端了一碗雞出來,村子里哪有人舍得吃雞啊,那都是逢年過節大喜事才會殺來吃的。
“哎呀使不得使不得,我這喜餅才值多少,你們留著吃吧。”
“我們夠吃了,您拿去吧。”季知歡直接把雞放進了楊嬸子的竹籃子里。
楊嬸子見她是真心的,心里當真是對她刮目相看了,“那好吧,我看你這屋子要添置的東西還多,院子里的地也沒好好打理,趕明我和我家那口子過來幫你把地耕了,你也種些瓜果蔬菜,你可別拒絕。”
季知歡沒拒絕,“成,嬸子別累著就好,有什么只管吩咐。”
楊嬸子本來還怕她說種地累,不會種,一聽這話就放心了,農戶人家只要有口飯吃那日子就過的下去。
季知歡又跟她打聽了做被褥的事,楊嬸子拍掌道:“這哪里還需要買啊,你去鎮子上扯點料子回來,我家還屯著棉花呢,剩下得給孩子們做點衣服鞋子都夠了。”
“那謝謝嬸子了。”
楊嬸子看她,又看了看幾個孩子,心疼道:“說起來啊,我之前對你確實不大信任,但是想想你這么年輕就嫁到這,既然來了,大家一個村的,有什么煩難的盡管說。”
季知歡點頭,她不是個善談的性子,不過一個人的好與壞還是分得出的。
一直把楊嬸子送下坡,季知歡才折返回來,院子里,阿音一直等著,看她回來了才閃身進了廚房燒熱水。
季知歡勾了勾唇角。
第二天天不亮,季知歡起了個大早,阿音是被廚房里的動靜給吵醒的,她想起了自己的鹽,趕緊揉了揉眼睛,趿上鞋子過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