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虛實交替,子靖進步不小。"楊雄在旁邊大聲叫好。
不過現場除了他以外沒人敢叫好,兩邊都是來助拳的,江家人當然不能有所表現。
嚴格說起來,韋寒是一招敗落,前面凌子靖出招只算試探。韋寒沮喪的退了下去。
洞玄派三人,已敗下兩人,而且敗的快速,連師門劍法都沒使全,剩下的魏如晉這時就不知該不該上前。
"上啊!不要想太多,只是切磋。"楊雄催促著,又道:"一上去全力施展你師門劍法,相信你所學,不要被自己打敗了。"楊雄鼓勵著說道。
魏如晉聽楊雄之言,一咬牙上前對凌子靖抱拳道:"凌爺請指教。"話一說完,也不等凌子靖回禮,就照楊雄所說,將師門劍法展開,一輪強攻。
凌子靖展劍接下魏如晉攻勢,也將洞庭八景劍法展開,見招拆招。這一下兩人招招相擊,瞬間就打得有聲有色。
洞玄派的劍法就如楊雄所說,真不怎樣,劍法平和,招式中變化不大,也沒有太多殺招。
不過凌子靖接了幾招之后發現,魏如晉劍上的內力慢慢出現了股黏勁,而且兩劍接觸越多,黏力越大,有時變招如果慢了點,劍還會被黏力遲滯了一下。
為了避免這種情形,凌子靖加快出劍速度。
魏如晉這時也將師門劍法發揮得不錯,按著平時練習的節奏,一劍接著一劍出招,一時間跟凌子靖打得不分上下。
凌子靖又發現,隨著交手時間越來越長,魏如晉劍上的內力已不僅僅只是附在劍上,隨著劍招揮動,在招與招之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網,自己的劍招進了這張網中,黏力無所不在,雖然還不至于有影響,但是很難說他會不會有其他絕招,來限制自己的出劍。
于是他潛運內力,加快身法,出劍更短更快,讓自己留有余力,以免遇到對方突出奇招,招架不及。
單獻陽與韋寒看著兩人交手不休,想起自己都是快速落
(本章未完,請翻頁)
敗,便感到十分氣惱,如果自己也是一上場就如魏如晉一樣,放手一搏,至少不會輸得如此難看。
不過場上的情形可以看出,凌子靖并沒有盡全力,魏如晉也已經完成劍招間的內力場。
內力場是他們師門獨門的內力運用方式,只要內力場布成,對手的招式進入必受遲滯,而這時劍中夾掌的殺招就會用出。
只見凌子靖的劍招開始受到內力場影響,魏如晉趁凌子靖變招轉換之際稍稍遲滯的瞬間,趁機出掌,但凌子靖不過是將手腕一抖,劍尖就轉向魏如晉的手掌,逼得他不得不收掌而回。
魏如晉立刻又轉換出劍,試圖黏住凌子靖的劍招,但凌子靖似乎也發現不對,劍勢漸漸轉為沉重,這樣一來魏如晉的內力場對他的影響就降得更低。
單獻陽與韋寒看到凌子靖的反應,知道魏如晉的敗局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