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彩的是許時然采用倒敘的手法,從絕望到充滿希望的短暫一生。
最后的詩詞來自課文《離騷》中未節選部分,只有一句。
“曰黃昏以為期兮。
屈原和楚懷王約定,要變法圖強,興旺國家。
可最后只有他一個人,無法報國,因此抱石沉江。
整篇文章,大氣磅礴,雖然周瓊還沒有看過別人寫的,但她心里已經把它認作第一。
不僅僅是立意,還有語言的干凈利落,表達的中心思想都非常棒。
她大筆一揮,打下65的高分。
下課后,周瓊抱著收好的作文本離開,她已經興沖沖的準備去辦公室和其他老師分享她們班的天才學生。
“時姐,你寫的什么啊?母愛嗎?”
剛下課,黃煜就走了過來,他雖然知道母愛已經被寫爛了,但是也沒想到別的點子,只能糊一篇交上去。
“不是,我寫的屈原。”
“啊?這就是大佬和凡人的區別嗎?不會只有我寫的母愛吧。”
他傻了眼,屈原,這么耳熟能詳,他怎么就沒想到。
不過就自己那寫作水平,估計寫出來也不咋地。
“沒事,我也寫的母愛。”
“我寫的我奶奶給我納千層底。”
“我寫的我爹。”
“哦,那咱們都差不多,清哥寫的啥?”
“議論文。”比起抒情的記敘文,林予清更喜歡擺事實,講道理。
親情,責任,憂慮,愛意,有太多的例子可以寫。
當然他最后也正反對比了一下,太過憂慮的親情也會成為一種負累,成為桎梏孩子們往前走的障礙。
“我也想寫議論文來著,但之前周瓊說我議論文寫的四不像,觀點不突出。”
“嗯。”
放學后,許時然收拾完書包,和林予清一起來到車庫。
結果正好遇上宋柯和他的朋友。
“時姐,吃飯去嗎?”
“不去了,你們好好玩。”
她擺擺手,跟在林予清身后。
“行,那我們走了。”
“林予清,咱們晚上吃啥啊?”
雖然拒絕了別人,可他們的晚飯也得解決,而且冰箱已經空了。
“文昌路那邊吃吧,那邊不是靠著恒輝。”
“行。”
恒輝是他們這里最大的超市,吃的用的一應俱全。
許時然側坐在林予清小電驢的后座,抱著他的腰。
“吃哪家?”
文昌路是一條美食街,都是大店,沒有小攤販。
“想吃火鍋了。”許時然指著不遠處的一家奇滋火鍋。
“好。”
“您好幾位?”剛進門,店員就迎了過來,熱情招呼。
“兩個。”
“坐窗邊可以嗎?”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