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過后,阮今瑤的日子回歸平常,初八到十五的燈會她都沒去。
而初八到十五這八天魏明瑯倒是天天出去,去跑他做生意的事。
現在魏明瑯特別有動力,每天雞鳴就起,夜半才睡,一點都不覺得疲倦。
反倒是阮今瑤被他打擾的睡不好,攆他去外面的榻上睡了。
他們這里日子過的平凡,王妃的日子也過的舒心。
魏明珺最近在家做了不少文章,拿給永安王看,被永安王夸贊了幾句。
這家伙給王妃高興的呀,吃飯都吃的比平時多兩碗。
過完十五,這個年就算過去了,魏明瑯找到了幾處鋪子,一家一家看過去,挑選最合適的開繡莊。
經過幾番拉扯,魏明瑯以一千七百兩的價格拿下了一處帶大院子的鋪子,然后馬不停蹄進入了裝修階段,并且初步定了二月十七開業。
二月十五那天月社公主那邊送來了請帖,她和九皇子的親事定在了三月二十八,請他們永安王府參加。
為了此事,王妃特意把所有人叫過去叮囑了一番。
很快就到了二月十七,他們繡莊開業的日子。
阮今瑤雖然不去,但她讓莫懷走了一趟。
魏明瑯開業沒請什么人,只叫了他的三個兄弟和其他玩得好的朋友,以及周圍的家商鋪的老板掌柜這些人。
繡莊剛開業,繡娘都還只有蘇州來的那兩個,魏明瑯雖然去找牙婆買了,但沒有多少能用的。
畢竟京城的繡法和蘇州的不一樣,他們想走融合的路子,得找那些繡技高超的。
魏明瑯開業前就想到了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只能先把從蘇州帶來的一批成衣掛上去撐撐場面。
蘇繡除了貢品以外,其他在京城用的人不多,推廣不容易,所以魏明瑯一開始就打算把蘇繡和京繡融合,走創新的路子。
好在房契地契都有,倒不用考慮房租的問題,目前只要能發出工錢就行。
魏明瑯去找柳嬤嬤問了有沒有可以推薦給他的人。
柳嬤嬤想了許久,想出一個人來。
“她是我在府里時的姐妹,我們倆一起管針線的,她的繡技甚至比我還好。只是先王妃去后,她離開王府,不知道去哪了。”
“她叫什么名字”
“她叫王芍,芍藥花的那個芍。”
魏明瑯點點頭,記下這個名字,然后追問道“那你知道她家住哪嗎”
“她家在連丹巷那邊,只是這么多年了,不知道還在不在。”柳嬤嬤點頭又搖頭,說起她這個朋友,滿臉的懷念。
“我去打聽打聽,或許能知道。”
“少爺難得這么認真做一件事,去打聽就去打聽吧,只是就算她家還住那里,她也不一定把繡技傳下去了,少爺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的好。”
“我省的,多謝嬤嬤了。”魏明瑯沖柳嬤嬤一笑,去屋里跟阮今瑤打個招呼就又出府了。
魏明瑯帶著魏成去到連丹巷,挨家挨戶的問了王芍的名字,大多數老人對她還有印象,給他指了她家的路。
魏明瑯道謝之后,根據指引,找到了一處破敗的小院子。
這個院子小到什么程度呢還沒他家三間廁所大的程度。
魏成上去敲門,半晌里面才傳來一聲問話。
這是個很蒼老的聲音,沙啞難聽,聽的魏明瑯下意識皺起了眉頭。
“我們找王芍家,這是王芍家嗎”魏成揚聲問道。
里面傳來幾聲咳嗽聲,接著就是一片沉默。
就在魏成想要再敲門問話的時候,里面一陣咣當聲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