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這只朱鷺只是被套住了一只腳。高隊長也不會讓它繼續折騰了,跑了過去一把就抓住了,無法動彈的朱鷺。
他解開了朱鷺身上的陷阱繩套,換成了一根稻草繩子,像綁雞一樣的把朱鷺的兩條腿綁了起來,然后扔到了竹筐里面。
高隊長把這個陷阱復原了,然后一行人就回家了。
回了家把這些朱鷺給安頓好之后,一行人來到了公社食堂。公社食堂是可以提前吃飯的,只是有人會盯著你不能吃太多了。
楊高華安排的楊忠明、楊寶福等人就是已經吃完了飯,現在去挖那棵900年的古茶樹去了。
吃飯的事暫且不說。吃完了飯和雨天也跟著他們忙了一下午,倒是抓到了四五十只小朱鷺。為了喂養這些小豬肉,他們花了很多時間來抓足夠的泥鰍和黃鱔。
把泥鰍、黃鱔剪成小塊,這些小朱鷺倒也能吃得了。
眼見著天色也不早了,何雨天看著兩人說道,“高隊長邊叔,要不我們就先回去吧。”
就這樣何雨天與他們約定了,明天晚上之前要把古茶樹和朱鷺全部送過來。由于裝這些朱鷺需要很多個雞籠,這都是要花錢的。和一天也沒有跟他們爭論什么,或者是討價還價,直接提出了一個雞籠5分錢。
回到公社駐所的何雨天吃了飯后。忙了一天,身上也出了很多汗,洗了個澡,美美的睡了一覺,緩解了一天的疲勞。晚上他什么也沒有做。
另一邊同樣來自軋鋼廠的供銷采購科的女文員劉毓秀。他的父親是軋鋼廠技術處技術革新科的科長劉仁喜,是從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艮山大隊的革新小隊走出去的。
一個18歲的文靜的小姑娘,第1次回到自己的家鄉,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的學習任務之后,第一時間就來到了這里。
自從他的父親在北京立腳立足之后,就把自己的親戚都接了過去。這么些年過去了,都獲得了城市戶口,在北京生活的很好,老家只剩下了表舅一家親戚。
上午完成了工作的學習計劃,下午她就坐著馬車來到了華林公社,她的表舅是公社的副社長唐鐵峰。一個52歲的雖然有點私心,卻做了很多實事的副社長,也是社長的有力人選。
與他競爭的是副社長李會東,他年富力強敢闖敢干,比較激進,雖然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毀譽參半。為人特別正義,但有一點吹毛求疵。
下了馬車,問了車夫,公社駐所在什么地方之后。劉毓秀幾乎毫不費力地就找到了公社駐所。
華林公社總人口才萬余人,一共11個大隊,每個大隊就將近1000人,多的有1000多人。公社駐所所在地不超過一千人。
公社駐所除了下觀村村民居住的房子,剩下的就是圍繞在公社各個機構附近的一些房屋,這些居民基本都是公社的員工家屬。
整條街就只有這么大,一個Y字形的街道,房屋分布在街道的兩邊,再加上一個村落。這就是整個公社駐所的地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