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部作品聽說過的人,可能沒那么多,從內容上來看,也確確實實是不折不扣的小眾。
前者寫古生物學,偏硬科幻一點;后者是主角到處瞎搞,有點無厘頭的意思。
如果可以,范哲何嘗不想拿一些熱度更高、更面向大眾的版權。如果手里把什么《斗破蒼穹》之類的版權給弄到手,再配合上自己的技術能力,只要宣傳稍微能跟上去一些,必然能夠催生出一部大火的作品。
但這是不可能的。
里里外三百萬人民幣的差距,還想弄到大火作品,怕不是活在夢里。
實際上,就范哲所知,樂文往外賣版權的價格是很高的,尤其是一些比較火熱的作品。
而且,他們似乎更傾向于自己開發,或者合作開發。
純賣版權這種事情,現在做內容的這些公司,只要稍微有點理想,都不會去干了。漫威可是正兒八經的前車之鑒,要是蜘蛛俠、X戰警等版權,都還在漫威自己手里的話,他們不知道要比現在多賺多少錢。
版權往外賣容易,想要收回來,那可是千難萬難。
弄不到那些大熱的IP版權,這是在預料之中的——弄得到也不是三百萬能夠買的下來的。
既然如此,退而求其次,去尋找一些比較有特色的作品,就是相對來說比較好的一個選擇。
這兩部就是了。
當范哲準備開啟下一個項目的時候,這兩部作品會是個很好的開始,這將會是正兒八經的屬于他自己的項目,而不像是《全職》那樣,還要受到樂文集團這個合作方的制衡。
只是,自己開發新的作品,也會有其他的問題。
給‘巨神游戲’做開頭動畫、給樂文集團做《全職》第二季,這都是作為單純的制作方,拿錢干活兒而已。至于作品做完了之后要拿來干什么、要怎么發行、怎么贏利,這些都完全不需要考慮。
但如果自己做,則就是另一回事了。
撓著腦袋,盈利的事情都可以暫時移后不講,但做哪部作品,這個選擇本身就挺頭疼。
兩部作品,都太小眾了。
兩部作品的概念設計,他都做了一點。
就他個人而言,他對《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這部作品,更為喜歡一些。
但按照他對于現有市場的基本判斷來看,這部作品的受眾面,要比另一部還要小的多。這部做出來的話,肯定會偏向科普、甚至有點像是紀錄片的風格的東西。
在面對大眾的時候,這種風格能有多少人喜歡?
這是很說不準的事情。
綜合考量之下,范哲決定,要不……就做《特殊事件專案組》?
撓了撓頭,范哲拿著數位板,一點點開始勾畫人物。
這部作品的風格比較無厘頭,內容的對白有趣又黑暗,而且對話里面充斥著許多十八禁的內容,尺度可謂相當之大了。開頭還有一些種族歧視的話語,說什么‘黑人領導的國家必然怎么樣怎么樣的’,這些內容也很不合適。
無關于范哲自己的政治態度到底如何,這些東西要是公然做成動畫放到網絡上播出,必然引起軒然大波。
作死的事情,還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