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愿意發文的,就只有寥寥幾家而已。
韓克林還聯系了幾個微博大V,發了抨擊。
很快,這類的文章就引起了反響——為數不少的讀者,聚集在那些收了錢的自媒體公眾號下面,把敢于發這篇文章人,不管是公眾號也好,還是微博大V也罷,都給罵了個狗血淋頭。
觀眾們又不傻。
“可別瞎說,我家孩子看了這動畫,可沒有變得冷漠自私。”
“從沒聽說過這事兒。”
“片子很好啊,孩子愛看,我也很愛看啊!”
“一直都缺少跟小孩一起看一部作品的機會,現在的兒童作品都太蠢了,難得出了一部好作品,你們還要瞎黑?”
“收錢實錘了。”
……
一開始,這類的抨擊,都還只是小范圍的出現。后來,反而遇險愈烈了。
尤其是在知乎,有一個古生物科普大V,發了一片專欄作品,盛贊了一波《四十六億重奏》,另外還猛烈抨擊了那些收錢的黑子。
“近期有一部關于古生物的動畫作品,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沒錯,我今天要說的,就是《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這部動畫。”
“在我,以及很多業內的同行看來,大家都很欣賞這部作品。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優秀古生物科普動畫,對于向大眾普及古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有很大的正面意義。”
“有的人可能要說,主角‘琳’的進化,可跟古生物一點都沒有關系,怎么可能有哪個生物,可以自我控制進化的方向呢?但要我說,不是的。”
“琳的進化,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它不斷在同一個時代中,所有的其他物種的身上,去分析、學習優點,最終發展。不可否認,這確實充滿了幻想的味道,但是這種幻想,未嘗沒有科學性在其中,這也是這部作品最有魅力的地方。”
“而除卻關于主角‘琳’的這一部分,至少以目前播放出來內容來看,非常好的向所有的觀眾,講述了關于古生物學發展的很多知識,有非常強的科普性質。”
“盡管,本質上這個作品是一部科幻作品,但是否認它的科普價值的,不是蠢就是壞。”
“而眼下,網絡之中出現的大量關于《四十六億重奏》的黑文,是蠢還是壞?我覺得,蠢的人可能有,壞的人可能更多。”
這篇文章,很快就在知乎收到了三千多的點贊數,引起了一定反響。
隨后,一個跟上的問題,也變得火了起來。
“如何看待《四十六億重奏》被惡意抹黑?是否體現出了自媒體缺乏媒體道德?”
在這個問題之下,大量的評論冒了出來。
借由《四十六億重奏》的事情,大家開始猛烈抨擊起了無良自媒體的問題。
連帶著還產生了一個好處,許多從未了解過這部作品的人,也被吸引著來看動畫了。
——
這應當是最后一章公眾章節了。
晚上凌晨十二點上架,同時下章也會正式進入《幻想三國志》電視劇的制作。
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多的支持正版。
求首訂啊!
稍晚有個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