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杰在丟掉《琥珀之劍》這個項目之后,心情一度很復雜。
他懊惱于老板不肯相信他的判斷,不繼續給予他更多的資金支持;不爽作品被艾奇視頻搶走;明明打從心底覺得《琥珀》不可能不成功,但卻又暗搓搓的希望,艾奇視頻買走了作品之后,《琥珀》會撲街……
他的這種復雜的心態持續了很久,但等到《琥珀》上線、持續到維度娛樂獲得了‘全球最佳動畫公司’的這種很具有爭議性的吹捧頭銜之后,也就停止了。
看著《琥珀》第二季的第一集放出一小時后,播放量就過千萬;當天過五千萬;播放到第三集的時候,總播放量就到了兩億,他也就真的沒什么心思去多想什么事情了。
這種結果,他其實早就已經預想到了。
遇到失敗,人總是會心有不甘的,但也總會平靜下來。
按照《琥珀之劍》第二季表現出來的實力,他做出了一個比較理智的判斷:估計作品完結的時候,總播放量破十億是最低線;十五億是預期;二十億都是可以追求的數字。
一部十五集的動畫,能夠展現出這種級別的統治力,那它的影響力,就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二次元領域那么簡單了,僅僅依靠二次元愛好者,想要推出這種熱度級別的作品,也不太現實。
顯而易見的,《琥珀之劍》吸引到了大量的、本不屬于二次元圈子的觀眾。
其實,國內很多的年輕人、或者說更年長一些的人,都有過看動畫的經歷。
九零后、零零后自然就不多說了;八零后乃至七零后之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比例,至少在少年時期看過動畫。他們成長的時期,像是《名偵探柯南》、《圣斗士》、《哆啦A夢》這些作品,可都還是能在國內播放的。像是91年,中央一套可是播過哆啦A夢的,那時候還叫《機器貓》。
由于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國外的動畫作品不讓引進了,再加上國內動畫始終不行,沒有好的作品,自然后來就越來越少人看了,畢竟,低幼向的作品,不可能永遠吸引住人。
或者更干脆的,隨著年歲漸長,就很單純的慢慢對動畫沒那么多興趣,這也很正常。
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很多中國人,哪怕年紀大一些,其實也是有欣賞動畫的潛在意愿的,只要有足夠優秀的作品。
很顯然,《琥珀》就是這樣的優秀作品,且艾奇視頻在花費了巨資,購入《琥珀之劍》第二季的播放版權之后,是不可能就這么白白放出去的,那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確定合同簽下來之后,他們的宣傳預案就加急做了出來,然后各方面的宣傳投入,跟著就砸了上去。
而維度娛樂,也在宣傳工作上面,給予了很大的配合。
現在,維度娛樂的市場部,也是發展得蠻好的。吳景同作為市場部經理,可謂是春風得意,手下管著二十來號人,算得上是整個公司的一位實權中層領導了。
在他的努力之下,維度娛樂在這幾年短時間里面,也是建立起來了相當給力的宣傳渠道。
總而言之,在多方配合之下,在《琥珀之劍》第二季上線的前期,在整個大陸范圍內,宣傳點打得非常密集。
用處當然是有的。
除卻早早就期待這部作品上線的人之外,大量的不屬于動畫常規受眾的人群,也被吸引了。
不少人,抱著點開看看這部所謂的‘國產最好動畫’的心態,打開了網站,看了兩集,就被深深的吸引了進來。
當然,也有沒被吸引的。不過,最終的數據,體現出了《琥珀之劍》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