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覺得我們還是要考慮一下……”
張新華抹了抹自己額頭上的汗,跟大衛這樣說著:
“這部劇,我們投入了七億的資金,成本壓力還是非常大的。維度娛樂雖然成功的探索出了內容付費的商業模式,但這個模式暫時還僅僅只是在他們的自家的平臺上有過成功的經歷,我們貿然這樣做,很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啊。”
他在苦口婆心的勸說。
大衛道:“你的想法太過于保守了,張新華。”
“這……”張新華楞了一下。
“維度娛樂的成功,證明了這種付費模式,是在國內能夠行得通的。國內的觀眾,成長得比我們預料之中的要快。既然如此,我們沒有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至少也要跟在后面當第二個。”
張新華沒再說話了。
大衛在成立了‘天虹娛樂’之后,接連投資了不少的電視劇、電影項目,成績有好有壞。
但不管怎么說,大衛都是個非常優秀的投資人,‘天虹娛樂’建立以來的這些年頭里,雖然沒做出過特別大火的作品,但是公司整體的投資,還是賺錢的,平均年回報率都有百分之三十以上。
這已經是一筆相當不錯的生意了,能夠穩定的獲得這樣的投資收益比,讓大衛在公司里、在整個投資圈子里的,再一次受到了各方的贊譽。
張新華算是大衛的老部下了,跟在大衛手下做事做了很多年。他始終覺得,大衛確實很厲害,過往在跟他一起共事,他無數次見證了大衛在各個行業運籌帷幄,做出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投資案,賺取了一筆又一筆的豐沛的資金。
大衛無數次的成功,讓張新華對他產生了一種近乎盲目的信任:大衛出手,怎么可能會輸?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信任,才讓他在接到大衛的調任、讓他來‘天虹娛樂’的時候,那么無所畏懼。
他相信,哪怕是進入到了一個過去不熟悉的行業里,大衛也不會輸。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事實也確實是這樣的。哪怕是在‘影視’這個從未接觸過的投資行業里,大衛仍然能夠憑借自己的手腕,在幾年的時間里獲得穩定的收益率,這怎么也不算是失敗了。
但張新華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太對勁,其根源就是來自于大衛。
他總覺得,在‘天虹娛樂’成立以來,進行的數次影視作品項目的投資,并沒有那么理性。
大衛當然永遠是那樣一副冷靜的、不被情緒左右的樣子,好像天崩地裂都不能讓他動容,永遠顯得那么勝券在握。
可真的是這樣么?
也許過去是的,但是,在這些年來,好幾次‘天虹娛樂’投資的項目,跟維度娛樂的作品撞上的時候,大衛的很多決策,在張新華看來都有點怪怪的。
比如說,當初《財神喜事》跟《地獄公寓》撞上的時候,本來《財神喜事》預定的上線時間,跟《地獄公寓》差出了一個月去,但大衛卻要求將片子放到跟《地獄公寓》同期去,說是因為跟一部小體量的恐怖片同檔期,競爭壓力會更小。
大衛甚至還為此,動用了一定的公司資源,去影響了《地獄公寓》的初始排片。
見鬼,一部喜劇片,一部恐怖片,作品類型有著巨大的差距,連受眾群體都天差地別,這有什么好競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