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瑪西亞:光榮》電影項目的導演,才華方面的要求沒有那么高,相反,這更需要執行力。
能夠嚴格執行拍攝計劃、拍攝流程,保質保量的完成預計中的那些鏡頭,這就是范哲對《德瑪西亞》這部電影的導演的一切要求。
而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選擇那些名導演了。
既不劃算又不合適。
名導演很貴的,而在貴的同時,一般大導演對于自己的電影作品,都有相對比較強的掌控欲,他們會更希望電影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拍攝。尤其是國內的導演,就更是如此。
這也是國內和好萊塢的所謂‘重工業電影’不同的地方。好萊塢的商業片,是以制片人為中心,導演負責片場工作,甚至連電影的剪輯權都沒有。而在國內,目前比較流行的,還是大導演制度,導演是項目的老大。
《德瑪西亞:光榮》不需要一個大導演,不需要自己的想法很多、要在影片中打上自己的印記的導演。
于是,選擇一個有一定的拍攝經驗、有足夠強的執行能力,不會瞎搞事的導演,就相對更重要一些了。
最終,范哲選的導演,叫做劉銘輝,一個年輕的導演,今年不過二十七歲,北電導演系科班畢業,一開始拍短片的,長片執導經驗有過一次,是個小成本電影。
雖然履歷一般,但是在面試的時候表現比較出色,范哲就選了。
接下來,劉銘輝將會跟維度娛樂派出的多名制片人,一起進行劇組的搭建工作。
于是乎,在十二月份中旬,也就是‘維度娛樂’與企鵝以及拳頭,這三方一起簽下英雄聯盟的影視開發合約剛剛只有半個月的時候,第一部電影項目,就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維度娛樂報給企鵝方面的合同上,這部《德瑪西亞:光榮》的總投資,是八億人民幣,大約1.17億美金,毫無疑問的大投資電影。
雙方都按照合同,拉滿了投資,每家出四億。
這次,《德瑪西亞:榮光》的預算,維度娛樂是把賬目做得特別明晰的,尤其是涉及到‘維度技術’那一塊。
‘維度技術’是范哲的一個皮,掩蓋他的‘維度系統’用的。
同時,這號稱全公司最神秘的一個地方,除了范哲自己之外,也就只有葉嘉懿給‘維度技術’做過一些賬目上的工作,除此之外,就幾乎沒有任何人接觸過了。
過往,維度娛樂的作品由于都是自己投資,自負盈虧的項目,所以在關于特效方面的賬目,做得不是特別的詳細,很多地方就放一個大概的數值完事兒了,反正付給維度技術的錢,最終都會以投資的名義,再重新回到維度娛樂的賬目上。
所以,相關的制作成本,尤其是在特效和后期制作上面的成本,估算得就不怎么嚴謹,畢竟也就是左手倒右手。
但這一次,不一樣。《德瑪西亞:光榮》這部電影,有一半的資金,是企鵝出的。
這要是再把制作成本給往低了算,就太虧了。
于是乎,葉嘉懿那邊也是詳細的拿出了一個后期制作的成本核算,分析特效的鏡頭數、質量、時間等,以‘維度技術’的名義,拿出了一個報價,可以提供給到企鵝那邊去查看。
葉嘉懿敢拿維度娛樂整個財務部門擔保,這份成本核算的單子,企鵝那邊光查賬是啥也查不出來的。
而實際上也確實不可能存在問題。報價是按照市場價來的,制作水平是比市場水平高一截的,這還有什么問題?
那些為好萊塢提供技術支持的、歐美世界的特效工作室,做到同樣的水平,報價甚至會比‘維度技術’還高——他們向來都是如此,好萊塢公司一個價格,外來企業一個價格。
維度娛樂在整個視覺制作方面給出來的預算,達到了5.5億人民幣,大約八千萬美金多點的樣子。
張彥平那邊,在接到了這份報價的一開始,還是被嚇了一跳的,但是后來仔細核算之后,發現賬目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這個數字,還是讓他有點心驚膽戰——總共才八億的預算,這還連演員都沒定下來呢,后期制作先劃走了5.5?
老張自己打了個電話過來:“那個……葉總,咱們做的特效預算,是不是有點太高了?”
他的語氣有些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