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以特效吸引人,那必然是要在別的地方取勝。
執導《孺子帝》的導演,是杜正德介紹給范哲的謝佩禾。這位謝老同志,年紀比杜導還要大,以前就是拍歷史劇、拍正劇出身的,后來電視劇的制作越來越偏向娛樂化、女性化之后,他的作品慢慢就變得沒那么吃香了,連失敗了幾部后,近況也變得比較糟糕。
但不管怎么樣,他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且功底很強的老導演。
范哲認為,給他一部足夠優秀的劇本、提供足夠充沛的資金,是能夠拍出來一部好劇的。
外界對于維度娛樂的認知,大約都是‘精品制造機’、‘極致的畫面’、‘超神的特效’等等之類的,但是在范哲看來,維度娛樂在劇本創作上,尤其是劇本改編上,有著自己獨到的地方。
維度娛樂很早就建立了一個編劇團隊。這支團隊,在經歷過這么多把小說、游戲之類的作品,進行改編影視化之后,在這方面累積的經驗已經足夠的充分了。
在維度娛樂諸多作品的改編過程當中,參與改編工作的編劇們,也都總結出了一套工作經驗。
在進行作品改編時,編劇們首先會分析原著作品,并抓住精髓和主線。大的原則,肯定是保持原著精神、盡可能的遵從原著,減少對于原著的修改,以及對原著劇情進行增添內容——這也正是被諸多觀眾、讀者所厭惡的所謂‘原創部分’。
而在一些必要修改,或者原著中不能進行影視化的部分(比如政策問題、尺度問題等),也盡量在保持貼合原著的情況下,來進行修改。
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
好處必然是有的。不管如何,這些小說也好、游戲也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不錯的成績,必然有其優秀之處。拋棄原著,亂改一通,那反而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情。一般而言,無論原著小說的成績好壞,畢竟小說這個體裁,天生跟影視劇的受眾面不太容易相比。很多公司做原著改編,看重的原著的熱度,希望能夠將原著的讀者、玩家轉化成影視劇的觀眾,但維度娛樂恰恰相反,他們認為,原著最有用的地方,是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故事。
扔了故事,去要人氣?太蠢了。
當然,維度娛樂改編一些網絡小說的時候,動輒數百萬字,礙于篇幅,不可能全都拍出來。一般,這種情況,維度娛樂的編劇團隊,將會將一些不必要的支線部分,給砍除掉。
《孺子帝》這部劇有點特別,原著小說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人物、大量的故事線,但卻與故事主線時刻交織在一起。這給編劇團隊的改編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給謝佩禾在拍攝的時候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大量的人物和故事線,顯而易見的會讓劇情變得復雜。
復雜本身不是缺點,尤其是《孺子帝》本身就帶有一定燒腦的元素,權謀的斗爭搞得簡單,就會弄得非常兒戲。
但是這卻非常挑戰創作者,一個不小心,‘復雜’就會變成‘雜亂’、‘不知所云’,這就不好了。
但還好,謝佩禾處理得不錯。
作品完成后期剪輯,葉嘉懿也看過原片,至少她覺得,這劇還不錯的。
只是,《孺子帝》確實跟以往維度娛樂做出的任何一個作品都不同,在不能以強大的視覺特效吸引人、演員陣容又不算很強的情況下,《孺子帝》能不能獲得一個好的成績?
葉嘉懿不知道,但是她心中隱隱總會有一些擔心,尤其是《孺子帝》面前,還有一個很強大的敵人:《天道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