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投資是靠譜的,反正地皮、建筑都正兒八經擺在那里呢,后續的盈利也不靠電影,而是靠旅游業,或者干脆可以說那是個地產項目,電影反倒是成了一個宣傳的手段。
但《德瑪西亞:光榮》可不是,八億的資本,那可是真真正正的往電影里面砸的。
八億資金,再算上宣發預算,這電影票房要賣到多少才能回本?哪怕電影是維度集團用自己旗下的‘維度傳媒’來發行,不用被發行公司扣一筆錢,那票房也至少得賣到超過二十億、甚至要到二十五億才能回本。
僅僅只不過是回本而已。
想要有還算可以勉強接受的利潤,那票房標準最低也要三十億;想要賺得多一點,或者說能夠作為一個成功的作品、成功的標桿,那必須要超過四十億。
這太恐怖了。
電影行業,可不是說砸多少錢就一定有相應的回報的。在這個市場里,有用微不足道的小成本,就敲動數億、乃至數十億的資金的奇跡,但同樣也有大量的資金砸下去血本無歸的凄涼。
想要有不錯的盈利,要沖擊四十億票房,那談何容易?四十億票房什么概念?在目前可是能排上中國影史記錄的!
不少人在那時候,都在看維度娛樂和企鵝影業的笑話,甚至有不少聲音,覺得這部片子可能會成為維度娛樂的滑鐵盧,認為這家新興的、膽子大的公司,會為自己的冒進付出慘痛的代價,乃至于因此而一蹶不振也很正常。
不過,這些想法,在前段時間《武道宗師:戰火》上映之后,瞬間消失了不少。
《武道宗師:戰火》超過三十五億的票房,嚇到了不少人。
很多人已經不再敢瞎BB了,《戰火》打了無數人的臉,沒人想在《光榮》上再被打一次。
人家前面已經有了一次大投入換來大成功的經歷,誰還敢再說維度娛樂第二個大手筆會撲街?
哪怕是心里詛咒,嘴上也最好謹慎一點。
更何況,有時候這種事情還不僅僅只是打臉這么簡單。
臉被打就被打了,錢損失才是真的心疼。
前面,《致命行動》這部事前被不少人看好的電影,在《戰火》之下被轟成渣渣的下場,那還歷歷在目呢。
……
七月盛夏,京城某處私人聚會。
在這里聚著的人,是京城圈子里的不少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另外還有一些知名導演、實力不錯的經紀公司的人,以及少量的藝人。
可以說,這是一場京城影視圈子的高端聚會。
往年,像是這樣的聚會,大家重點討論的內容,應該是當下的暑期檔,聊聊業內隱秘什么的。
只是這一次不太一樣了。
暑期檔當下的火熱,就跟假的一樣,大家的注意力,全讓《德瑪西亞:光榮》這部電影給拉走了。
八億的投資、頂級的IP、維度娛樂的特效、《戰火》的成功延續下來的情緒……
這些加起來,都讓人們對于這部電影能否成功的預期,有了很大的變化。
可能相對來說唯一比較疑惑的地方,在于《光榮》到底能夠有多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