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期間還發生了許多故事。什么洛薩爵士與麥迪文之間的故事啦,什么杜隆坦和奧格瑞姆在獸人部落的恩怨情仇啦,什么小薩爾的誕生啦……
但不得不說,電影對于原版的故事和設定,是做了很多的改編的,很多設定跟魔獸本身的截然不同。
這本沒什么,任何作品在做影視化的時候,都避免不了改編。維度娛樂已經算是在做類似的工作的時候,最盡可能去貼近原著的了,但有的地方是避免不了、必須要改編的。
商業電影,尤其是大投資的面向所有觀眾的商業電影,要是做成單一粉絲的狂歡,那基本沒什么成功的可能。
確實,狂熱粉絲的消費能力不可忽視,但對于電影這種大眾藝術來說,光靠他們,人數還是太少了。一人貢獻十張電影票,都是杯水車薪。
可改編雖是必然的,但瞎比改就很糟了。
魔獸就有點瞎比改的意思。
更關鍵是,《魔獸》電影做的改編,是兩面不討好的。改完了之后,核心粉絲群不怎么認賬不說,對于魔獸系列不了解的普通觀眾們之中,也有不少人抱怨,認為這是一部粉絲電影,很多地方交代不清楚,人物關系混亂什么的。
這就是改編比較失敗的案例了。
誰也不討好,這可就太失敗了。
而除了改編方面的不太靠譜之外,范哲認為,第一部選擇的切入點也不佳。
人類與獸人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這個固然是魔獸系列中,主要故事的一個開端,也是《魔獸爭霸》游戲系列第一部和第二部的主要劇情。
但這并不是人們最熟悉的。
讓《魔獸》系列,真正走入到全球玩家的心中的,還是《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和冰封王座兩部資料篇的戰役故事,那設計的當真算是RTS類帶有劇情的巔峰。
至少范哲是這么認為的。
而其中,《魔獸》系列中,最為受人熟知的,自然就是阿爾薩斯王子了。
他的故事,有拯救家國、龐大戰爭場面的史詩感,有感情戲上的變化,有充滿命運意味的抉擇,當然也少不了那最濃重的悲劇。
他的故事,進行影視化改編,那力量可就太大了。
如若,《魔獸》的電影是從阿爾薩斯開始的,那面臨的情況,必然要比當初《魔獸》電影上線的時候要好得多。
洛薩固然是魔獸系列中有名的英雄,但是他太遙遠了。
當然,沒有選擇這個題材,暴雪也是有他們的考慮的。
以別的人物作為主角,拍攝出來的影視化作品,撲街就撲街了,阿爾薩斯是真的不能撲。他是《魔獸》系列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有商業價值的角色,而他的影視化失敗,毫無疑問將會給與《魔獸》系列在影視市場上,一記非常沉重的打擊。
但這件事情固然很有風險,但也有其巨大的利益回報所在。
范哲對《魔獸》系列的影視化改編,考慮的正就是阿爾薩斯的故事。
如果那邊葉嘉懿那邊談下了關于《魔獸》系列的影視化版權合作的話,那么范哲不出意外,應該就會拿阿爾薩斯開刀,直接推出這個王牌,讓者為人類王子,同時也是后來的巫妖王,在影視市場上大殺四方。
先奠定《魔獸》系列的電影改編的成功,再考慮擴展劇情,做其他的故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