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之前的東西,還顯得不是那么明顯的話,那么到這一幕,在維度娛樂的美術師們的腦袋之中,思考出來的這種獨有的星際美學,就已經非常的明確了。
從畫面的設計,到很細節的一些地方,比如外骨骼裝甲在戰斗的時候的運作時,那外露的液壓桿、一些零件,都展現出了跟好萊塢截然不同的兩種味道。
好萊塢在做這種科幻題材的東西的時候,他們總喜歡把一些裝置、機械搞得很具有‘科幻感’。外表平滑,形式簡約,主要的色調以冷色為主,科技感很濃重。
但維度娛樂的這部《無畏突擊》,則展示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樣貌。
這部電影,在美學上面的東西,更像是從當初的《流浪地球》里面做出來的延伸。不管是陸戰隊的士兵們所穿著的外骨骼裝甲,乃至于包括星艦、包括登陸用的飛船,都有一種非常有別于好萊塢式科幻的東西。
這些東西的設計,最為突出的幾個標簽,就是‘大’、‘笨重’、‘機械感充足’、‘暴力美感’等等這幾個詞。
很像是從當年前蘇聯繼承下來的一些風格,一切東西向實用性看齊,不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玩意兒,夠結實、上去就能干就完事了。
維度娛樂沒有排斥從別的作品之中吸取精華的做法。
在電影做初步的設計的時候,他們也曾拿出來過許多個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過非常激烈的探討。最終,到了范哲那里的時候,他做多個方案之中,挑選了目前的這個。
按照他的想法,也很簡單——哪兒有那么多好說的?軍用裝備,結實好用不容易出故障、出了也容易修復,這才是第一要務。搞得那么漂漂亮亮的,弄得很有科技感的做什么?
甚至,更進一步的,這些東西,并沒有僅僅只是停留在模型、細節上面的設計而已。在戰斗場面上,那些轟然爆出的花火、劇烈的槍火聲、從粗大漆黑的炮管里面,轟出來的帶著紅色尾焰的導彈爆炸出來的場面,也非常大力度的展現出了這種粗糙、但卻很能夠讓人血脈噴張的暴力美學。
作為觀眾,張誠沒想那么多,他就是覺得自己坐在電影院里,看著這些畫面,感覺到非常的爽。
畫面效果極其出色,外帶影院的音響設備也不是一般家庭設備能夠比擬的,這些綜合起來,帶來的那種腎上腺素激增的感覺,讓人感覺到非常的爽快。
當然,一部電影的節奏,肯定是需要張弛有度的。
第二幕末尾,他們將陷入困境的A隊給救了出來,并且基本清空了礦區內所有的敵人。
似乎任務已經基本宣告成功了,電影內表現出來的故事,也進入到了比較緩和的階段。
勝利的喜悅自然不需要多說,但同時,A隊有四名戰士犧牲,B隊也有兩名士兵永遠的留在了這里。
其中,還有一位新兵,當初也是跟主角雷斌一起在月球基地進行訓練的,甚至兩個人在之前訓練的時候,關系還很不錯。
戰場無常,這樣的氣氛還是被電影給烘托了出來的。
所謂而言,一部好的戰爭片,其故事內核一定是反戰的,這話絕對沒錯。
戰爭,是個惡魔。在戰爭這個巨大而殘酷的舞臺上,無論最終是勝利還是失敗,那結局都只有一個——悲劇。
戰爭有勝利者,但也沒有。
在戰爭之中所伴隨的死亡、伴隨的破壞、伴隨的對于每一個個人,在靈魂上的深層打擊,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電影仍然需要告訴觀眾們,有時候,戰爭不是我們選擇不要就可以不要的。當戰爭就這樣到來的時候,留給我們的選擇,也就只有一個:將帶給我們戰爭的人,摧毀!
這是電影所表達的東西。
維度娛樂確實在做畫面、做特效的時候,那水平是非常出色的,甚至放到整個世界范圍內,能夠在這方面跟他們一較高下的公司或者團隊,也沒有幾個。
但是,因此就忽視維度娛樂在講故事的能力,那就太片面了。
實際上,不管是他們在電影行業還是動漫、影視劇等方面,他們的故事都講得不賴。通常,故事都會有一個核心的內核,整個劇情節奏都會比較流暢。
內容是不是深刻且不談,但至少,他們的故事是很完整好看的。
再搭配上出色的畫面效果,這才是他們總是能夠制作出讓廣大觀眾們非常喜歡的作品的關鍵。
如果僅僅靠畫面……這世界上,大投資、特效出眾,但最后撲街的電影,難道還少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