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太醫平日里也是經常給貴妃母子看診的太醫,是能信任的,聽完他的話貴妃心里松了口氣,讓太醫退下。
待太醫離開后,大皇子從內室走了出來,面色沉沉道:“母妃,就算父皇的病能恢復,那也不該留下皇后和大公主守在他身邊,父皇心里就沒有一點母妃和孩兒的地位么?”
端貴妃臉色一沉,雙手緊緊握起,沉聲道:“先忍忍吧,總歸大公主是個女子,皇上總不能把皇位傳給她才對。”
大皇子垂下眼,掩住眼里的情緒,若不是玲瓏是女的,他也不會忍她這么久,她若是個皇子,那肯定留不得。
年初六按理是恢復朝會的時候,但皇帝的身子并未好轉,床都起不來了,真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皇帝無法上朝,朝會自然就免了,不過政事還是需要人來處理,鄭氏一派就提議讓大皇子暫理朝事。
甚至有人趁此提議讓皇帝冊封大皇子為太子,
但皇帝并未聽取那些大臣的意見,他即使躺在龍榻起不來,也照樣親自處理政事,每日都讓星星念折子給他聽,然后他再批。
這日念了兩刻鐘的折子,星星語重心長的勸道:“父皇,你這樣可不行,躺著都不能好好歇息,這病就更難養好,既然你不愿讓大皇子接觸政事,不如選兩個心腹大臣暫理朝政,總之您不能再操勞了。”
皇帝也確實撐不下去了,他望著星星語氣沉重道:“若你是個皇子就好了,可惜了。”
“父皇莫要多想,還是看看有哪幾位大臣適合暫理朝政更妥當。”星星沒在意圣上的話,繼續勸戒。
“臣相陳大人,內閣首輔葉大人,這兩人可信,朕下一道旨,從明日起便由這兩位大臣暫理朝政。”皇帝說話聲漸弱,他有不好的預感,所以急著下了這道旨。
圣旨是當日下午送到兩位重臣府上的。
翌日便傳來皇帝陷入昏迷的消息,朝堂上有兩位重臣鎮著,兩位重臣又是皇帝的心腹,倒是沒出亂子。
倒是把端貴妃母子氣的不輕,皇帝都昏迷不醒了,還不肯讓大皇子參政,如今大皇子都十九歲了,皇帝卻從來還沒有要讓他參與朝堂之事的打算。
“昨日剛下了旨讓臣相和首輔兩位重臣暫理國事,今日父皇便陷入昏迷,這事若說和玲瓏沒有一點關系,我頭擰下來當球踢。”大皇子咬牙切齒道。
“呸,說什么晦氣話。”端貴妃一陣心梗,這兒子白讀那么多年書了,一出口就是擰腦袋之類的粗鄙之語,既晦氣又顯得粗俗水堪。
“再等等看,過幾日若是你父皇還是醒不來,那就莫怪我們母子心狠手辣。”端貴妃一臉陰鶩。
“周家和祝府那邊也多派人去盯著,省得橫生枝節。”大皇子說完陰鶩著臉轉身出了錦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