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大致介紹了勸學空間的功能、規則,還有里面有哪些書籍,一會兒的考核問題等等,才問道:
“信息傳輸完畢,是否進行考核?”
“是!”
同意之后,路明遠沒有絲毫遲疑,徑直坐在了空間中央的書桌前。
看樣子,他對這些一點也不害怕,一點也不好奇,而且還很熟悉。
這么說來,路明遠應該經常進來,而且他來到這里~應該就是那崔老夫子發動神通的結果。
路明遠坐好后,默念一聲“開始”。
緊接著,他面前便突兀的出現了一張字條,字條上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___,___?(空格,空格)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篇》
在看見這些字的瞬間,這些字的意思也傳到了路明遠的心中,似乎是擔心他不認識字。
不過這道題目,倒是看起來很眼熟,似乎~這是道填空題?
“這個簡單。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看見題目,路明遠提筆便答。
瞬間,紙條上的空白處便被填滿了答案,
整個過程,從看到題~到答完題,用時還不到五秒。
回答完后,這時候一道訊息傳了過來,路明遠知道,此刻,他已經可以出去了。
不過,這個測驗還沒完呢。他還得繼續答題。
一題過后,紙條上的字又變了,變為了:
兵法《三十六計》中,六個勝戰計分別是:_、_、_、_、_、_(六個空格)
“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
“老套路了。就不能來點新鮮的。”
說是這樣說,但路明遠知道,想要有新鮮的,這是不可能的。
這不,這題剛完,下一個題目又來了:
___,但愿長醉不復醒。——《將進酒》李白
……
就這樣,路明遠在詭異空間的書桌前答完了一題又一題。
這些題目涉及的范圍很廣,無所不包。
經、史、子、集,詩文、詞、曲,均有涉獵。
而若按照各家學派來劃分的話,有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雜家、小說家、釋家等等各家的典籍與資料。
還好,路明遠下過苦功夫,所以解決起來,也是信手拈來。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時間,路明遠這才放下手中的筆,此時他已經回答了整整八百道題目。這么多題目,要不是只要想,答案便會出現在紙上,那么光是寫字的時間都不夠。
答完題,路明遠站起身來,伸了伸懶腰,小聲念叨一聲:我要出去。
隨后,學堂里,那趴在桌子上的清秀少年這時才醒轉過來,慢慢直了直身子,抬起頭來。
就在這時,學堂里有三個人似乎聽到了動靜,朝路明遠看了過來。
幾人相視一笑。都是熟人啊!
見此情形,路明遠心道:果然,我又是第四個醒來的。
對于自己是第四名這點,路明遠毫不吃驚,也不意外,畢竟自己對文學這些確實不太擅長,也沒多大興趣。
所以,取得這個成績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