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神通符文其實就是構造神通的基礎規則。
有了這些基礎規則,理論上來說,就可以據此憑空構造出任何神通,而不再需要神通石。
哪怕是神話傳說中那些可以開天辟地,甚至捏土造人的絕世大神通,只要有人能徹底掌握這些基礎規則,那么也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其創造出來。
這個前景很美好。
但是問題來了,人族現在只是收集到了這些神通符文,但是對這些符文的具體作用卻還是懵懵懂懂,一直處在摸索中。
更別說用其創造神通了。
所以上面的所講的那些也只是前景而已,離實現還有十萬八千里呢。
依據路明遠所查到的資料來看,目前人類所用的辦法便是通過分析大量的同類神通,然后找出共性,再反推相應的符文的具體作用,然后再通過構造新的神通來驗證前面的結論。
這就好像劉勰的《文心雕龍·知音》所記載的一樣,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不過按照路明遠的理解,那就是:可以把神通看做是一種程序,而神通符文便是其編程語言。
現在因為有了成品神通,也就是說有了成品的程序,而且也可以觀測到程序運行的具體代碼,現在要做的就是從代碼中解析出相應的編程語言的具體規則。
不過這個編程語言的規則比較多,有十數萬種之多,甚至由于基礎規則之間也會相互鏈接的原因,這個規則可能會更多,甚至數不勝數。
“不過,這樣才有趣,不是嗎?”
“而且,這應該也是我的強項。”
意識到以上的難點之后,路明遠的神色卻有些興奮,或者說是斗志昂揚。
畢竟不難一點,怎么可能成為自己的通天之路。
此世的才氣路線,除了堅持某一條道以外,只剩下求取未知才能大幅度提升修為了。
或者說,求取未知的過程中,才能更大程度的達到“有所思、有所明、有所悟,進而有所得”。
至于那些重復計算,重復研究,也只能說是不快不慢而已。
所以這基本上把他將想要從事的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熟悉領域趕了出來,畢竟這些他大都知道一點,似是而非的了解一點,可以說是大部分都是已知、加半未知狀態,純粹的未知很少很少。
這樣一來,可想而知,提升速度肯定不會快到哪里去。
除非他能在前世的基礎上再做突破,再創新高。
不過對此,路明遠的信心卻不怎么足。
也不是他妄自菲薄,過于看清自己,而是有時候巨人太高太大,超出了后人的能力范圍,后人可能一輩子都攀不到巨人的頭頂,更別說是看看外面的景色了。
所以路明遠的打算是,重新找一個完全未知的領域,自己親自一步一個腳印的,一星一點的累起自己的巨人,這樣才有意思,有成就感,也能對他有足夠大的提升。
至于前世的那些科學知識,那就只能引導其他人來做了,路明遠可不準備自己插手,他將來只要給一個引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