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監控某一個人,某一片街區的……
至于為什么不簡單粗暴的直接進行時間回溯,這樣不是什么都有了?
有畫面、有配音,多好!
但他們之所以沒這么做,按路明遠的猜測,這肯定還是算力不足的緣故。
這些人將整個人族,甚至整個星球的所有微觀粒子的數據都收集到一起之后,再借助類似于【虛空留影】的神通,一步一步的往前推。
比如推到一秒前,再用一秒前的數據再往前推,直到兩秒前,三秒前……
甚至一直推到十年前。
這確實很美妙。
但是這類神通卻還是有好幾個限制的。
第一就是數據限制。
基礎數據越多,那么準確率就越高,而此時能回溯的時間也就越長。
就和那著名的“拉普拉斯妖”一樣,號稱只要有足夠多的數據與算力,甚至能推演整個宇宙的過去和將來。
基于這點,一般人口普查的時候,官府就會盡可能多的搜集數據。到了如今,他們甚至會將整個星球的數據全部收集齊。
而接下來便是第二個限制了。
算力限制。
一般來說,數據越多,推演的就越準確,但是相應的,此時所需要的算力也會急劇增加。
甚至如拉普拉斯妖一般,想要用整個宇宙的現一秒的數據來推演上一秒的話,那可能就會需要接近無限的計算力。
官府自然不想推演宇宙,也沒那能力,他們只想推演現在生活的這個星球。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感覺到有些無能為力。
因為星球上的微觀粒子數實在太多了。據估算,至少都在十的四十次方以上。
這個數字實在太大了,任誰都會感覺到無力。
所以在計算能力不能加大的情況下,就只能削減粒子的數量;或者也可以削減需要計算的粒子狀態。
總之,就是要把計算量給打下來。
所以才會出現前面所說的,按照需求來分層的說法。
這都是迫不得已的。
接下來就是第三點限制了。
誤差限制!
因為星球在宇宙中不是一個封閉系統,她時時刻刻都在和宇宙中的粒子不停的相互交流。
所以我們就算知道了一個星球上目前所有粒子的狀態,等按照這個數據回推到前一秒的時候,也和真實宇宙中星球前一秒的數據有所差異。
雖然差的不多便是。
但是我們要知道,時間回溯是一步步往前的。
是從現在的數據推導出前第一秒,再用這個前第一秒的數據推導出前第二秒,以此類推,一步步往前。
但是前面已經說了,往前推的第一步就會不可避免的有誤差,那么之后呢,這個誤差會慢慢的放大,直到最后,使整個結果變得面目全非。
假設回溯的第一秒只有一個很小的誤差比例,億分之一;那么第二秒呢,可能就是億分之二;之后就是億分之四;億分之八……
不用多久,這個誤差會放大到影響宏觀的地步。
此時我們用常識就可以得出此時已經不適合繼續往前推測了。
比如前面好好的,突然推出來一個人長了兩顆頭;甚至一個人頭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