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采訪?”
陳學平愣了一下,神情有些迷糊了。
他兩世為人卻很少和記者相處,對這些專業名詞是不太敏感的。
這名記者趕忙解釋道:“深度采訪就是挖掘一些羊城那邊報道沒有涉及的信息,比如你們平時是怎么培養孩子的,對他灌輸過一些什么樣的觀念,教育上是不是和別人不一樣等等,主要是想讓廣大的讀者群體提高警惕,平時注重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一方面避免再次出現孩子被拐賣的情況,另一方面就算被拐賣了,也要知道該怎樣才能安全的逃出來!”
如果所有孩子都能像陳凡這樣,被拐賣后能夠沉著冷靜自行逃出魔掌,受傷的家庭就不會有那么多了。
陳學平點點頭,總算是弄清了這兩名記者的來意,扭頭卻看向了一旁的兒子。
“說說吧,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他年紀雖然大了一些,應付這種事的經驗還是不如兒子的,所以第一時間就把皮球踢到兒子這邊。
陳凡愣了一下,正要說話時,對面的記者卻苦笑著攔在了前面。
“陳師傅,我們來的時候主編特意交代了,這次采訪的落腳點主要是在教育問題上,想要深入挖掘你平時對孩子教育時,是不是灌輸過一些不一樣的觀念或是內容,這些東西才是值得其他家長學習的,所以還是你先介紹一下吧!”
這個角度確實和羊城那邊不一樣。
羊城晚報采訪時,重點放在了如何體現陳凡的機智和冷靜,以及逃脫的具體過程。
省報從教育這個角度挖掘素材,確實會吸引很多讀者的目光。
現在大部分城市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里的孩子都看得非常起,雖然不一定人人都會面臨拐賣的危險,但和孩子走失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這樣一篇報道出來,必定會引起很好的社會反響。
陳學平卻是有苦說不出……
兒子都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了,不教育他就是好的,哪里輪得到他來教育,而且教育上的事總不能瞎編吧?
誤人子弟了怎么辦?
“教育方面啊……”
他回憶著前世看到的一些安全知識,正要開口時,卻聽到了兒子脆生生的童音。
“記者伯伯,我爸爸經常和我說遇事要冷靜,看清形勢再決定要怎么辦,還告訴我遇到麻煩后,自己解決不了的就要去找警察叔叔幫忙,你們要問的是不是這些啊?”
這時候還流行一首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
他這是活學活用,把后世一些關于孩子安全教育的觀念說了出來。
兩名記者眼前一亮,立馬附和道。
“對對對,問的就是這些,平時你爸爸就是這樣教你的嗎?還有沒有別的內容?”
他們的目的其實是采訪當爹的陳學平,誰知采訪才開始,這個當兒子的就喧賓奪主了,老爹反而在旁邊一聲不吭了,還一副很正常的樣子。
和預想的不太一樣啊……
陳凡仗著年紀小,胡咧咧的一通亂侃,說得兩個記者一愣一愣的,甚至都分不清他的話里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夸張出來的。
不過想要的素材,卻是一點點積累起來了。
什么從小就要他記住了家里的住址和廠里的電話號碼,遇到危險要第一時間找警察幫忙等等,采訪到后面陳凡才瞪著一雙大眼睛,好奇的問了一聲。
“記者伯伯,你們這個采訪是要寫在報紙上嗎?什么時候能夠看到啊?”
這名記者笑了笑,忍不住在他腦袋摸了一把。
“我們等下就趕省城,順利的話今天下午就能把稿子趕出來,明天就能見報了!”
“哦,好啊好啊!我一定要看明天的報紙!”
陳凡裝出一副興奮的模樣,蹦蹦跳跳的樣子把整個屋子的人都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