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長,我只是個普通老師,不能左右你們領導的決定,只是這件事我覺得應該給這個受害的學生一個交代,不然對他是不公平的!”見沒人附和,她又補充了一句:“怎么辦是你們領導的事,我反正保留我的意見”
看樣子,她這個班主任對搭班的副班主任意見不小啊!
事情是她揭發的,所以領導們也必須聽取她的意見,至于如何處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建國沉著臉,心里像是憋了一團火一樣,沉吟了半天卻突然看向了袁勝利。
“袁校長,你覺得這件事該怎么辦?”
處分人就是得罪人!
一完小雖小,卻也是個正經的事業單位,誰也不能保證今后就不和蔣素娥打交道了,袁勝利自然是不愿做這個惡人的。
“這件事確實該慎重處理,對涉事老師和學生都要有個交代,孫主任,你們教導處的意見是什么?”
皮球又被踢到了教導處。
孫主任臉色一正,斟酌了一下才附和道。
“是該慎重處理,我同意兩位校長的意見!”
校長什么意見都沒說呢,這不是等于沒說嗎?
袁勝利又看向了二年級的年紀組長。
“沈組長,你們年級組的意見呢?”怕他再推卸責任,袁勝利又補了一句:“這可是你們年級組的事,領導們還是很重視你們意見的!”
沈組長臉色一下就不太好看了,心里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
你們領導不表態,我們這些人又敢說什么?
說對了沒有功勞,說錯了是在幫你們擋子彈,有這樣欺負人的嗎?
“這件事啊……”他咳嗽了兩聲,尷尬的瞟了方超群一眼才說道:“我也和孫主任的意見一樣,同意兩位校長的意見!”
說了半天,就沒一個敢站出來主持公道的。
方超群忍不住搖了搖頭,對領導們的做法失望之極了。
別人能推,李建國這個一把手卻不能一直不表態,不然事情就沒個結果了,見到話題繞了一圈還是沒個所以然,他也有些不耐煩了。
“行了,這件事就這么處理,蔣素娥調離二年級年級組,以觀后效!”
換個年級組還是一樣任教,這處理其實等于沒處理,弄不好還更符合蔣素娥的期待。
方超群嘆了口氣,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事情基本就這么定了,眾人就要離開時,會議室的門卻被人推開了。
周少安一臉笑意的牽著陳凡走了進來。
“找了一圈沒找到人,還真在這里開會啊!”
看到他,所有人臉色瞬間一變。
這家伙怎么來了,竟然還把當事學生帶來了。
興師問罪的嗎?
PS:關于部分書友質疑學校和老師對主角態度的問題,這里作一個補充說明。
主角所處的年代是1990年,第一版的《義務教育法》都才出臺幾年,內地五線小縣城根本還沒普及到。那個年代沒有績效考核,沒有升學率,沒有入學率,沒有教學比武,沒有聯考,沒有交叉監考閱卷,這些后來的教學規范通通沒有。
一輪一輪的教學改革,特別是后來的雙級達標實施之后,這些教學規范和考核方式才逐步出現,采取的也是循序漸進的方式,一直持續到現在。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還處于大鍋飯打破沒多久的階段,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雙軌制。對一所內地小學而言,一兩個所謂的神童還真沒多大的意義,只不過說起來好聽一點。
后來奧賽興起,各種各樣的神童才開始被學校重視,但那都是高年級的事,一二年紀還處于識字認字的階段,也看不出孩子是不是神童,校長和老師在沒有考核壓力的前提下,很少主動去開發孩子的智力,都是靜觀其變,愛護與否純粹要看各人的職業道德操守,而非政策考核規定。
如何評價一個學校、一個校長、一個老師,純粹就看領導的主觀臆斷,所以才會有“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說法。
時代不同,不要用現在的眼光,去看那個特殊年代。
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