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臘月,周少玉就開始準備年貨了。
今年家里翻了身,不但住上了新房子,腰包里也鼓了起來。
陳學平兄弟倆回來后,店子里就備了二十幾萬的貨,過年這段時間是沒問題的,還掉建房子的欠賬,兩口子手里還剩了七八萬現金。
所以周少玉這些日子樂得嘴都沒怎么合攏過,各種各樣的年貨也是只挑好的往家里搬。
陳學平也沒心疼錢了,反而帶著兒子樂呵呵的幫著搬進搬出。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這是很樸素的觀念,陳學平兩口子也不例外,老早就想好了這個年要熱熱鬧鬧的過,要風風光光的過,要把這些年的拮據和壓抑一掃而空。
家里的日子漸漸走上正軌,陳凡也是充滿了自豪,唯一不太滿意的就是要回老家過年。
陳學平思想觀念很傳統,家里有老父老母,就一定要回家陪著過年。
難就難在老家在路南的山區鄉鎮,交通十分的不便利,從縣城出發要先趕班車到鎮上,還要走七八里山路才能到。
這年頭的通鄉公路可不好走,不但很窄,而且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的。
不到四十公里的路程,中巴車晃悠一個多小時才能走完,而且年關回老家過年的人很多,好多時候都不一定擠得上車。
大哥建了新房子有地方住,陳學軍也就沒提前回老家了,一直在縣里呆到了年關,老三陳學文放寒假后也沒急著回家,幫著哥哥嫂嫂在打理家里的雜事。
所以動身時,兄弟倆都背了不少東西。
陳凡也背了個小書包,裝了幾本書和一些雜七雜八的零食。
農村里電視都沒有,打發時間就靠這些精神糧食了。
對前世回老家過年的情形,他可是記憶猶新的。
就沒怎么舒服過!
臘月二十七這天,這種痛苦的回憶再一次上演了。
一大家子大包小包趕到南正街汽車站時,里里外外幾乎都是人。
他們帶的東西太多了,連著兩趟車都沒能擠上車,都氣得陳凡差點把書包摔倒了地上。
“爸,我們明年買輛車吧,這樣子擠下去,鬼才上得了車呢!”
臘月間里天氣很好,氣溫一下就升起來了。
陳學平擠得滿頭大汗的,聽到兒子這樣說,也忍不住點了點頭。
“是要買輛車了,不然太不方便了!”
如果不是帶了這么多年貨,他們剛才就上了車,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等得火急火燎了。
周少玉沒經歷過后世那種車馬如龍的生活,聽到這爺倆說得這樣輕松,擠不上車的這股氣一下就噴出來了。
“買車?你們怎么不買飛機呢?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心里就騷得慌了啊?車子是我們這種人家買得起的嗎?而且……買回來誰會開啊?放在家里擺看嗎?”
這年頭的小汽車確實是頂級奢侈品,最便宜都要接近十萬了,好多家庭全部家產加起來都抵不上一輛車。
陳學平頓時氣結,又不好向妻子解釋將來的發展趨勢,只得氣呼呼的把腦袋偏向了一邊。
陳凡吐了吐舌頭,轉頭看到二叔在偷偷的笑,忍不住在他大腿上錘了一拳。
“二叔,怎么我爸挨了罵你還偷著笑啊,想一起挨罵啊?”
陳學軍也沒生氣,笑著回了一句。
“這是你們父子倆惹的禍,我有什么不能笑的。”
在救陳凡這件事上,這個弟弟還是立了大功的,所以周少玉也對他高看了一眼,看到他滿頭大汗的樣子,不由關切的問道。
“學軍你把東西放下吧,反正車子還沒來,小心別碰到傷口了。”
和人販子打斗時,他手臂上和肚子上各被劃了一刀,傷口雖不深卻也都縫了針,到現在還沒好全。
“沒事,本來就是一點小傷,也養了快一個月了,早就好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