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臉上都露出一些陰霾,監察司的眾人亦是露出一絲不悅。
可是他李拾字可管不了這么多。
李拾字走向前去,周圍眾人還有些懵。
李拾字有意看向李玄鏡。
李玄鏡用手攔住了想要上前的監察司眾人,與李拾字對上目光。
“這位少俠,你為何攔著我們祭河神,要是河神大人怪罪下來,我們整個村的村民都要遭殃!”
村長威脅道。
可李拾字置若罔聞,而是問向李玄鏡,“這位大人,不知你對這河神有什么看法?”
李玄鏡看了眼村長,隨后看向李拾字說道:“各地自有各地的風俗,我們只管這做事,這種事情我們管不著。”
李拾字點了點頭,隨后走到村長身邊說道:“可若是這場祭河神卻與大人追查的案子有關系,那大人又該如何呢?”
李玄鏡眼中有些懷疑,試探性地說道:“那當然是以皇命優先,若誤了皇上的事情,便是龍王也要被砍了頭去。不知少俠為何問這個問題?”
李拾字也不藏著,說道:“不瞞這位大人,我并非這個村子中的人,我與兩位好友正巧留宿于此。昨日在村中留宿之時還尚未見到有什么預兆,家家戶戶都是往常,可到了明天就瞬間置辦了起來,實在有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些唐突。”
聽到此,李玄鏡隱約聽出了些李拾字的意思,但又不是十分確定,便叫李拾字繼續說。
“不僅如此,今早整個村子便都大開門戶,問其原因只說是習俗,實在叫人無法理解。還有就是,聽他們說這是整個村子的人都要參與的,那么……”
還未等李拾字說完,李玄鏡便大致明白了李拾字的意思。
按著李拾字的意思,這祭河神可能是假,但借著祭河神暗中做些事情,倒是極有可能。
他趕緊叫弟兄們將在場所有人圍了起來。
隨即命令一旁一人拿出一本冊子來。
“按著官府昨年記錄的陳家莊人口,大致五十戶,一百八十人,加上今年記錄的新出生嬰兒,也不過一百八十三人而已。你數一數在場總幾人。”
而李拾字則是帶著吳報君和孫雙兒走出了人群,站到一旁去。
“大哥這里的人總共一百四十四人,有三十九人不知蹤影。”
聽了這話心里一下有了底,隨即大步走到人群前,面對著村長。
“你能解釋一下,為何這場祭祀少了這么多人?”
村長十分不解的看了看李拾字,隨即又看了看李玄鏡,“大人,我們陳家莊真的沒有倒賣五石散啊,那三十九人此刻未到,是因為正巧有事情出船了,過一會就能回來,這真是場誤會。”
可是這句話在李玄鏡的耳朵里顯得更加刻意。
李玄鏡又并非傻子,自然知曉這人只是在此處接著祭河神拖延時間罷了。
可他也并未把全部弟兄都帶過來,尚有一部分人在橋那頭等著呢!
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偷偷將五石散轉移出去。
其實李拾字說不說都無所謂,可對于李拾字來講卻有些不同。
李拾字恰時走向前去,說道:“想來大人另一邊應該布置了后手,此刻應該有了收獲,大人若是可以停一停,可否聽小的我講一講這事情的始末。”
李玄鏡聽到這話倒是來了些興趣,恰好自己還要進村徹查要耽誤些時間,便點了點頭。
“你說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