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既是旁觀者又是親歷者,并且事后還有審視與反思的機會。
他能透過時空循環這個無解的金手指,從過去看未來的看到了一絲真正敵人的軌跡。
既然除了唐天心之外的所有艦長都被強行萌發出了個不合常理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個人愛好,說明這種滲透是長期的、全方位無死角的。
滲透的受害者不只唐天心一人。
陳鋒不只看過當代艦長的資料。
閑暇無事時,他也曾利用自己全軍大賽冠軍的權限,用看故事的心態翻閱過不少前代艦長們的資料。
最早甚至能追溯到五百年前,2500年左右,世界政府剛成立不久時的那批艦長們的。
陳鋒發現,從那時候開始,艦長們就已經開始萌發出一些奇怪的愛好了。
滲透的程度也并非強行扭曲人格,沒有從根本上動搖與替換艦長們的思維。
人,還是那個人,但比起其應有的性子,稍微夾帶了點私貨。
那么答案出來了。
早在現在的五百年后,未來的五百年前,世界政府成立之初,人類就開始被滲透。
但這種滲透或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又或許因為距離以及等等諸多可能的緣故,只能針對少部分人,也就是艦長們,又或者一些更高層的領袖身上。
并且,為了防止被發現,滲透的效果也不強烈,而是以非常隱蔽的姿態潛伏著,直到最后時刻才突然爆發。
沒人知道自己已經被滲透,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決策動機毫無問題。
但事實就是,無形的敵人從一開始就把人類算計得干干凈凈。
所以這五百年來的很多政策在陳鋒看來都很奇怪,難以理解。
克隆人與人工基因合成、壓制與扼殺人類情感、對垮掉的低保戶的縱容、封閉底層人類上升和學習的空間……
表面看這些策略都是為了更高效的維持穩定與加快科技進步,的確也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但不能直達勝利的進步,永遠是毫無意義的進步。
所謂的提速成功,只不過是世界政府自以為是的結果,付出了整整一代人的生命作為代價,才換來一次科技革命。
當文明的歷史被劃下句號之后,也再沒人知道,真正的提速應該是什么樣。
陳鋒現在有不同的看法。
扼殺掉人類的情感,將所有人都變成機器與零件,極端的精細化分工,只留下一個延續文明為唯一動機的社會意識形態,其實并不完美。
天馬行空的思維與創造的靈感,往往不來自專精,而來自博采眾家的淵博。
軍事體系為主體的社會制度框架下,人類的創造力被扼殺了。
看似過高的生產力帶來的所謂高福利制度社會,滿足的只是生存的基本需要,但遠遠無法滿足解決危機沖出太陽系的需要。
生產力只是相對過剩,并非絕對過剩。
可以為了防止暴恐而隱藏末日的真相,但不能對百姓隱藏科學,扼殺創造能力與上升空間。
如果所有人都能聯動起來,或許都不用發生玄武院前身那么悲壯的故事,便能突破科技的瓶頸。
打從一開始,就壓根不該讓過于機器化的邏輯來代替人類的情感,替人類的基因結合做選擇。
這樣誕生出來的人,成為低保戶的概率太高,意志力上也太垮掉。
如同唐天心那樣的,看似自由結合而成的人類,其本質與機器選擇的結果一樣。
無數個基因合成人里,為什么只有他陳鋒一個天才,那是因為他本就與眾不同,別人卻沒有這個命運的加持。
決定人類種族繁衍的,應該是歷經百萬年進化而形成的繁衍本能,后代不應該是理論推算的所謂最優解。
假定沒有敵人,假定人類還能繼續存在下去,這樣的最優解最后可能走向的結果,依然是把人類機器化,并最終被機器完全取代,那本就是另一種概念上的滅亡。
繁衍應該是情緒化的產物,這樣才有無限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