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好什么好。給我跑,馬上!”
陳鋒與龐德二人拔腿往前跑去,遠遠的卻又傳來陳鋒略顯囂張的大喊。
“記得給我們計時!”
九分鐘過去,看著雙手插兜回到自己面前的陳鋒,又看看依然在吭哧吭哧的急速奔跑,顯然要打破自己的最高記錄,跑進十六分的龐德,丁虎大張著嘴,半晌說不出話來。
“虎哥,怎么樣?”
陳鋒臉不紅氣不喘笑瞇瞇的問道。
丁虎心頭感覺很扭曲。
作為一名以嚴厲而著稱的資深教官,丁虎平時不茍言笑,在基地里人送外號鐵面虎。
他絕不能容忍手下的兵嘻嘻哈哈。
所以他先前才會被輕易激怒,然后又故意刁難龐德與陳鋒兩人。
但現在他大約有點明白為何陳鋒的行為舉止會如此的標新立異了。
或許是他昨晚罕見的高燒讓他完成了極其稀有的二次基因喚醒,極大程度的提升了他的體質,同時又改變了他的性格,變得更加活躍。
在這個時代下,每個人一生只能注射一次基因液,正是在剛出生時。
熬過基因液與自身基因融合的階段,擁有足以在這個時代生存的智力與體能,變成一個有用的人,成為合法公民。
熬不過,就死于基因崩潰,發生這種事的幾率是三分之一,非常高。
在所有合法公民中,大約有百萬分之一的人在成年后會面臨第二次突變,被稱之為基因喚醒。
目前全球人口總量是一百億,大約有一萬人要面對基因喚醒。
基因喚醒時的表征現象各有不同,有人是睡一覺醒過來就搞定了,有人是在夢中自然,還有人在街上走著走著就碎成了肉醬。
基因喚醒的存活率為十分之一。
基因喚醒與里常寫的打開基因鎖不是一回事。
人類的基因本來就沒有被上鎖,只不過主動選擇了沉睡。
主動沉睡與被動的鎖住有本質區別。
在二十一世紀初期人類剛剛步入基因的大門時,理論研究認為人類有75%的基因不具備任何功能,這些部分被稱作“Junk”(垃圾)。
但后來的研究與事實表明,組成人類基因的堿基配對中沒有任何一對是垃圾,全部有用。
只不過人類自身的科技水平限制了基因表達信息的必要性,二十一世紀的人類不需要釋放所有基因信息就能完成正常的學習、工作。
說白了,就是剩下的75%的基因懶得動彈。
隨著時代的遷移,科技的進步,當人類需要面對越來越龐大的知識量,越來越深奧的科技時,僅僅釋放25%的基因表達信息已經不足以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后,更多的基因主動自我解鎖了。
2764年,楊國定博士驗證了一組始終被認為處在靜默狀態的基因,其唯一功能就是促使人類大腦分泌一種結構十分復雜的氨基酸,這種氨基酸會讓人類的情感受到抑制,并極大程度的提高人類的專注度。
這種氨基酸被命名為國定氨酸,效能十分驚人,僅需要一個分子的量就能對人腦產生全方位的影響,并且早在二十五世紀的初期便已經開始出現,只不過一直不曾被發現。
在2764年楊博士提出這理論時,每個人的大腦中已經持續存在著少則數十個,多則上千個國定氨酸大分子。
所以在二十七世紀,普遍認為人類的基因開發完成度已經從25%提高到了25.7%。